生死兩相安:幼童也可接觸生死教育

生死兩相安:幼童也可接觸生死教育

通識教育的單元一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重點乃訓練同學面對挑戰、反省和處理人際關係。其實個人成長中其中一個最大挑戰就是面對死亡,不同種族文化皆認同喪失至愛是人生中承受最大壓力的其中一個階段。曾有人問:「甚麼年歲才可接觸生死教育?」不禁帶來更深的反思,其實甚麼年歲會開始面對死亡呢?
單以幼童為例,善寧會曾到不同的幼稚園舉辦生死教育活動,與小朋友談及長輩和寵物的死亡,當中有親身經驗的幼童固然更加明白,就算未有相關經驗,也是一個重要的預備,讓他們學習如何善待患病中的長者和小動物,陪伴他們走到最後,並留意和處理自己的感受,做到生死兩相安。

忌諱不談添不安

小孩有時對死亡會產生各種疑問,卻不敢向父母提出。有家長反映參加生死教育活動後,更知道如何與子女正面談論死亡,幫助他們處理疑惑和情緒,其實忌諱不談反會加添孩童的懼怕和不安,更有可能影響其日後的成長及人際關係,能按他們的程度教導他們有關生死的通識教育,有益無害。
每人都要面對死亡,死亡似乎不會因我們未夠年長而額外開恩,就算是幼童也可接觸生死教育。盼望生死教育能像政府當下推廣的通識教育一般,成為香港人的終身學習項目,由面對別人的死亡,到處理親友的離世,及至最後預備自己生命的終結。
撰文:善寧會
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