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憑屍體創傷斷死因

特稿
憑屍體創傷斷死因

OL女子離奇浮屍海面,當局與其家人對其死因有分歧。法醫梁家駒指無論死者被人擲落海後溺斃,抑或跳海自殺,死者的氣管及肺部都會充斥大量氣泡,原因是他死前掙扎時,吸入大量空氣所致。
法醫官會留意屍體有沒有掙扎引致的創傷,或衣物有否破損,因為當事人被擲落海前多會極力反抗,造成創傷或破損,這些不說話的傷痕將是重要線索和證據。另一重點是警方會深入調查死者背景,了解有冇被殺的動機或誘因。
至於死者身上的傷痕,他指出人體有自行修復機能,一旦受傷流血,會自我啟動機能癒合傷口,法醫解剖時可憑傷口血管有否收縮,或傷口是否正在癒合,去判斷創傷是否生前造成。

肺內海藻推斷墮海點

對於案中女死者報稱失蹤後數小時即屍浮海面,梁認為較特別,因為人類屍體墮海下沉後,腹部及腸臟的細菌滋生,形成足夠氣體,屍體才會浮回海上,一般需時兩、三日。此外,法醫會由死者肺部抽取海水化驗,檢查屍體肺內的海藻,是否與發現屍體現場海域生長的海藻類相符,從而推斷死者是否在發現屍體現場墮海。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