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頒授給了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茲(RobertEdwards),愛德華茲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成功創造出全球首例試管嬰兒。
很有趣,一男一女經自然方式交配繁衍,雖然也可稱作「創造生命」,此創造,卻絕不等於彼創造。所以,經由科學方式誕生的嬰兒,只能被創造,不能叫繁衍。試管嬰兒、人工受孕、借腹生子……生育方式的不斷開拓,的確為不育者帶來了福音,那些在實驗室試管中被培植出來的受精卵,放入人類子宮,出生後,同樣是不育夫婦或同性夫婦的天使。
只是,科學只能解決實際問題,卻不能解決因之帶來的倫理問題,這也正是今屆諾貝爾醫學獎備受爭議的原因。當生命不僅能夠被自然繁衍,還能夠被科學創造,生命的出生、性別的選擇就成了有錢人的專利,生命的神聖與尊嚴,無可避免地受到了侵犯。
生命本無價,但子宮租售有價,性別選擇有價,無價的生命於是淪落為有價的商品。如果生命這種商品的購買者不僅僅是因為熱愛生命而購買生命,而是另有目的,利用買來的生命達成別的目的,那麼,就是對生命的褻瀆了。
隨着生育科學的不斷進步,將來,不但能選擇母腹內胎兒的性別,美醜程度、健康程度、基因優劣……恐怕都能被選擇,被淘汰。未來的有錢人像在網上購物一樣,「選購」他們的下一代。想下去,有些滑稽,應該慶幸我沒錢,不必經受此類引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