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長跑季節又開始了。這幾天碰到一些朋友、同事都問起有沒有趕及報名參加渣打馬拉松的全馬賽事。總算幸運,收到接受報名的電郵通知後沒有想太多,趕緊在網上報了名,成為可以參賽的一萬名幸運兒之一。幾年來一起參加全馬的同事「阿潤」不過稍遲幾天就吃了閉門羮,趕不及報名,實在可惜。少了這位「戰友」,沒有人在中途超越我時提醒我加油努力了!
除了渣打全馬外,今年還報名參加了在西貢北潭涌舉行的十五公里挑戰賽。跟渣打全馬相比,自己更喜歡這個賽事,更享受這十五公里的經驗。別的不說,單單是十五公里的湖光山色已讓人心曠神怡(不是李首富樓盤那種心曠神怡)。那是麥理浩徑從北潭涌沿萬宜淡水湖到浪茄的一段路,過了起步的大斜路及馬路後立時遇上群山繞湖的美景,常綠蕎木上的樹葉還掛着露水;太陽剛剛露面,柔和的灑在山上路上。跑友們走過「長命斜」後難免有些氣喘,可呼吸着的是全香港最新鮮明淨的空氣,加上十二月的凉與爽,大家倒反覺得大聲大氣的呼吸是理所當然的。
渣打馬拉松的賽道當然有它的特色,跑上昂船洲大橋的感覺就很棒。問題是跑手吸到的盡是都市的廢氣,聽到的盡是汽車的引擎聲,大口大口呼吸時總擔心吸進太多廢氣。
路程也是一個因素。十五公里對真正的馬拉松跑手可能有點「唔湯唔水」,但對我這類市民跑手卻是個很舒服的途程;稍加練習就可以輕輕鬆鬆完成賽事,不會太疲累,大概還有餘力可以到西貢吃個豐富的早餐,再四處逛逛。跑完渣打馬拉松則通常累得不似人形,腳底起水泡,走路都走不穩,只能趕緊回家休息。
要比的話,十五公里賽像參加聖誕慶祝會,渣打馬拉松則像朝聖式拜苦路般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