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之戀》 - 蔡瀾

《山楂樹之戀》 - 蔡瀾

對於張藝謀來講,導演《山楂樹之戀》是輕而易舉的事。
農村生活,早在他其他作品中一拍再拍。批評文革的,好不過他的《活着》,講男女的純愛,也在《我的父親母親》出現過。經幾部大製作的失敗後,張藝謀發現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說故事的能力不高。他在一次訪問中也坦白承認,在畫面上有二把刷子,但一交代劇情就頭痛。
《山》片有小說做根底,拍起來就得心應手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要翻拍高氏兄弟的電影。什麼都好,總之張藝謀作品,對我來說,一定好看,有幾部劣作,但在某些畫面上總是賞心悅目的。
迷張藝謀,從《黃土地》開始,雖然掛着陳凱歌導演的字幕,但我們一看,就知道那是張藝謀的影子。後來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都證實了這一點。
張大導更厲害的,是捧紅女明星,過去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不贅述。當今的這位呢?怎麼看都像年輕時的吳倩蓮,但少了她的氣質和淡淡哀愁。缺點還有身材矮,小腿粗,腳板大。要像鞏俐和章子怡出人頭地,成為國際巨星,我想比較困難。
男主角一排完美的假牙,文革年代,齒科技術沒那麼高超。樣子很像初出道的崔明貴,大家不知道誰吧?那是「粗菜館」的老板。
手法上,已登峰造極,一邊用畫面,一邊加字幕來解釋劇情,不怕老土。男主角替女主角綁上紗布那一段戲,不用特寫來強調,也賺觀眾眼淚。
戲中女主角演樣板戲的場面,令人發笑,也提醒當今的觀眾,你們很幸福,導演常借角色的對白:「政策會改的。」
農村的意境,張藝謀一貫拍得如詩如畫,但感情上的,還是弱,舉個例子,像最後男主角躺在病床,臉黑掉了。這可以只化成蒼白,那是女主角眼中的他,才叫意境。
到底是部好戲,但是部看了心情沉重的戲。在我這個階段,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