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各地不斷出現大學生反日示威遊行事件,官方適時表態:「依法理性表達愛國熱情。」
理性愛國與非理性愛國之間的尺度真的不容易把握。有時遊行是允許的,有時則非要變成「散步」;有時舉國旗是正常的,但上次深圳遊行時兩名舉國旗的人卻被拉走。在模糊不清的國家標準下,要界定自己理性還是非理性只能靠估。竊以為,當政府含糊默許,學生會鼓勵的時候,應該就是理性的。若政府堅決禁止,校內各組織諸般阻撓時就是非理性的,出發前自己要揣測好,以免愛國回來後被記曠課甚至處分。
我比較建議政府對這些哪怕是非理性的大學生們更寬容和愛護一些,因為這類人已經不多了,他們能夠非理性的時日也不多了。既然在下一盤大大的棋,就要珍惜每一隻容易操控的棋子。
把愛國大學生們喻之為棋子,原因是內心實在無法對此群體產生敬意。我無法理解,對着一小塊自己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土地,他們可以熱血沸騰,但對着發生在身邊的活生生的同學被「我爸是李剛」開車撞死,可以全體禁聲。難道同窗的生命就遠不如那小塊陌生的土地重要,難道盤算着罵日本鬼子他們也沒能耐向你開槍,但開口作個證就怕被學校與權勢報復?怕被報復是很正常的顧慮,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既然這樣,那反日遊行還有甚麼意義?你連身邊的悲劇都無不平則鳴的膽氣,你又有多少能耐去反抗日本?
看完河北大學的充滿理性的集體禁聲,再看四川、蘭州等地的非理性的大學生反日遊行,覺得非常諷刺。那只是一群思維飄忽,精神分裂的牽線木偶。如果是真的愛國,無理由你不愛身邊的人。如果是真的對敵寇無畏,你無理由畏懼身邊的強權。在這個層面上看,我支持政府的立場,這種反日遊行其實是非理性的,你並非真的愛國,你只是找個機會發洩。
陳莉莉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