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局昨繼續派海陸空搜救人員到蘇花公路塌山泥現場搜救,但因現場環境惡劣進展緩慢,海軍出動的獵雷艦因風浪太大無法展開搜索。目前找到的部份殘肢,也因受到泥土和海水破壞和污染,令DNA比對困難。
殘肢被污染難比對DNA
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昨日除了以消防員為主的搜救人員,軍方也派出工兵和特戰部隊加入救援行列,軍方更把平常用來掃雷的金屬探測器帶上直升機,希望尋找失蹤的珠海旅行團旅遊車的位置。
陸軍工兵排長劉博文表示,掃雷工具可探測地下一米內的金屬,「它會有產生尖銳聲音,告知我們地下有無殘骸或是甚麼金屬類的物體」。在海面搜救部份,海巡署艦艇除了在110至116公里處實施海面、岸際海域搜尋外,並擴大範圍到東北角澳底海域。而海軍一艘獵雷艦昨奉命到附近海域待命,但因風浪太大未能啟用艦上聲納探測設備。
日前找到的懷疑兩女一男殘肢,除了部份被證實屬於弘泰團的司機外,其他殘肢身份尚未證實。消息指,有關殘肢的DNA比對進展不順利,原因是破碎的遺體遭到泥土、海水的破壞及污染,使得DNA的採集和比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此外,大陸海協會副秘書長張勝林昨赴台跟進搜救情況,她希望台灣能加大搜救力度,增派搜救人員,全力搶救失蹤的大陸遊客。
台灣《蘋果日報》/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