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劑變解毒良方救護車上飲用 吸走七成毒物

活性炭劑變解毒良方
救護車上飲用 吸走七成毒物

【本報訊】本港每年有400至600人因中毒死亡。為加快施救程序,醫院管理局與消防處合作,下月1日起推出「院前中毒諮詢及活性炭治療中毒病人服務」。經評估後患者可即時在救護車上飲用似芝麻糊的活性炭解毒劑,估計能吸走六至七成有毒物質,增加存活機會,每年估計有250病人可在中毒後的黃金一小時內接受治療。
記者:王家文

活性炭解毒劑是口服解藥,黑色無味兼呈芝麻糊狀。香港中毒諮詢中心總監劉飛龍表示,活性炭表面有大量細孔,可吸附腸胃中的藥物及有毒物質,如止痛藥、安眠藥甚至山埃等,「好似海綿吸水,可以黏走有毒嘅嘢」。現時部份國家已使用活性炭為中毒病人「腸胃淨化」,代替傳統的洗胃方法。
劉飛龍說,在中毒後一小時飲用活性炭解毒劑,可吸走體內六至七成有毒物質,若兩小時則效用降至三至四成。若病人中毒後兩小時後仍未能清毒,可能要入院洗腸。

腐蝕液體不適用

中毒病人服用活性炭解毒劑後,糞便會呈黑色,雖無嚴重併發症,但劉飛龍表示美國曾有病人服用時不慎嗆喉,解毒劑誤入肺部,引起肺炎。雖然一般藥房也可購買解毒劑,但不建議市民自購使用。中心副顧問醫生陳志強指,活性炭主要是吸附過量藥物,不適用於誤服金屬、洗潔精、火水或其他腐蝕性液體;救護員也不會為12歲以下兒童提供活性炭解毒。
今年3月至9月,港島東及九龍東救護分區先試行先導計劃。救護員接報後,先檢查病人中毒狀況,如誤服藥物種類、數量及精神狀態等,若情況合適,便聯絡香港中毒諮詢中心24時當值醫生作評估,再按指示讓病人服用活性炭解毒劑。過去半年共處理22宗院前諮詢個案,其中7宗需用活性炭解毒劑,全屬服用過量藥物。
消防處救護總長梁紹康說,服務實施後,所有救護車均會配置一支50毫升的活性炭解毒劑,但救護員使用活性炭解毒劑與否,會由當值醫生決定。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每年接獲近5,000宗呈報中毒個案,當中約5%需使用活性炭解毒,估計服務實施後,每年約250名病人可在中毒後,可及早接受活性炭解毒劑救治。

活性炭解毒劑似芝麻糊液體。
馬泉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