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閉症孩子都有語言障礙,他們聽到媽媽說:「食完飯,冲凉啦。」便會跟着說:「冲凉啦。」家長再說話,孩子又再重複,家長還以為孩子有意作弄。其實自閉症兒童大都有理解口語的困難,鸚鵡學舌是他們最常見的語言模式,就是空有形式,但缺乏內容。家長與其急於糾正孩子鸚鵡學舌的情況,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家長可嘗試從加強孩子的溝通動機開始,並以手勢幫助孩子理解說話的意思,例如當孩子示意想要一件玩具,家長先不要立刻拿給孩子,而是多拿另一件玩具如積木,然後問孩子:「傑傑,我有火車頭、積木,你想要哪一樣?」媽媽在說出物件名稱的同時,可將該物件放在孩子面前,讓他將名稱與物件聯繫起來。
五秒過後,若傑傑沒有回應意圖,媽媽可與傑傑一起指着物件,並問他:「你要火車頭定係積木呀?」若傑傑仍沒有回應,媽媽應該把火車頭遞給傑傑,並說:「不如玩火車頭啦。」另外,家長也可刻意為孩子製造溝通環境,令孩子要用手勢、身體語言、聲音、說話來向家長「求助」。
本會有為家長提供相關訓練課程,讓家長掌握改善孩子溝通能力的方法,查詢請致電27847700。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鄭家寶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