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三蛇肥。六十年代香港開始流行食蛇,蛇王業老闆話齋,很多人「唔食唔安樂」,貪其驅寒又滋補。現今,傳統蛇羮蛇湯還是有其捧場客,還有專為好此道者而創的新潮私房全蛇宴,合乎及時進補大原則。
記者:林佩婷
攝影:梁細權、譚盈傑
Model:Mangie
六十年代 富貴藥膳
深水埗一帶多蛇羮店,歷史最悠久的要數「蛇王業」。老闆張成的父親本在廣州做蛇批發,五十年代內地政治不穩,便跑到香港做老本行。58年在西環開店,64年搬到深水埗直至現在。張生話當時食蛇很流行:「連大閘蟹、燕窩都唔及蛇肉咁好賣,最記得61、62年送貨去仲係喺冷巷開店嘅蛇王芬,好多人幫襯,嗰時3毫子碗叉燒飯、斗零碗白粥,蛇羮要成7毫子碗,真係有錢人先食o架咋。」
斬蛇尾 啜血驅風
當年的食蛇文化,現在更覺匪夷所思,「當時興『龍虎鳳』,即係蛇、貓、雞,一碗蛇羮用老貓、雞、豬骨來熬湯先夠惹味,蛇舖更會兼賣野味,果子狸、水鴨、白鶴、穿山甲咁,啲人會買嚟同蛇一齊煮,真係好補!」六十年代原來還興啜蛇血,「一手吊起蛇頭,一手拎蛇尾,剪咗條尾直接啜血飲,啲人話驅風喎,其實生蛇血好多菌,勸佢哋唔好生飲,不過舊思想好難改囉。」七十年代則流行食蟒蛇膽,「個膽鴨蛋咁大,加燒酒吞對精神好,不過太苦喇,我都頂唔順,曾經有個有錢大班講過『食蟒蛇膽好過食兩隻死烏蠅』!」比死烏蠅好食少少?即是難啃也。
原味蛇羮啖啖肉
現在的蛇王業只賣最簡單的蛇羮、蛇湯和蛇酒,從前話食太史蛇羮、恒生蛇羮最矜貴(編者按:恒生銀行總行會所廚部以蛇羮聞名,恒生蛇羮因而得名。),現今食客卻偏愛普通蛇羮啖啖肉,「太史蛇羮、恒生蛇羮都係同一個做法,六十年代的蛇羮用料靚,有花膠、鮑魚,蛇肉切到絲咁幼;當年恒生經常搞蛇宴,分區經理宴請大客,位位有錢有地位,自然要整得矜貴幼細。不過普羅大眾都係鍾意大大塊蛇肉,食嗰時都睇得到,行家就陸續轉型,最早由蛇王恩開始,之後大家都跟住做。我哋就用豬骨、雞同蛇骨熬湯,無落藥材,原汁原味。蛇湯則落北芪、黨參、淮山、杞子煲四個鐘,經濟又清甜。蛇酒的話,加米酒同少少玫瑰露浸,有啲浸成十年,好入味o架。」
蛇王業二三事
10年+忠實老主顧
蛇王業(27288675)
地址:深水埗南昌街139號地下
全蛇宴 蛇血蛇肝唔嘥
傳統蛇羮以外,紅廚的吳師傅則設計出創意全蛇宴,九道菜連甜品全用蛇做!蛇肉、蛇骨、蛇膽入饌不出奇,連皮、肝、血都物盡其用,蛇血混入白米煮成飯,蛇皮則用來做冷盤,惟獨蛇腸絕不用,「蛇腸好多細菌,用不得。」而且只用新鮮蛇,一圍菜便要用上約5-6斤,更全是花時間的功夫菜,「像冷盤凉拌龍皮,得先將蛇皮起鱗用水煲,啤水令皮變爽,再用上湯浸過夜;龍肝鳳翅就將蛇肝同蝦釀入去骨雞翼,先蒸後炸;至於冬天梗要食蛇腩煲,將成條蛇拆骨,再加冬菇、冬笋燜腍,加埋油鴨一齊煮,等佢吸收鴨味,唔使加油都有油香;甜品就用蛇膽,以前多劏開流膽汁加燒酒飲,我就將墨綠膽汁配薄荷酒或小麥草汁加蜜糖做成啫喱,食落甜甜哋。」
肉蛇入饌 骨蛇熬湯
見吳師傅劏蛇無手軟,原來下過一番苦功,「20年前喺蛇行買一副蛇(一副等於三條蛇)約$110斤,要蛇行幫手起骨起肉就要成$700幾蚊。嗰陣大埔有個師傅起肉好叻,佢唔肯教,但准我買蛇之後企旁邊睇,第一次試劏劏到啲蛇肉爛晒,足足睇咗三次先識。」講到蛇種類,大家偏信越毒越補,其實:「蛇可分肉蛇同骨蛇,好似水律為肉蛇,金腳帶肉黏骨為骨蛇,因為骨蛇難起肉,最啱用嚟煲湯。唔同蛇又有唔同功效,金腳帶行氣活血祛風濕,百花蛇則去毒。又成日見人生吞原隻蛇膽,其實膽衣落胃好難消化,割開膽衣加酒直接飲就最吸收。」
吳師傅5分鐘即劏生蛇
紅廚(90940584)
地址:元朗錦田祠堂村地段390-400紅磚屋61號
全蛇宴:$1,300/半圍5人、$2,500/一圍10人(3日前預訂)
話你知
菊花配蛇羮味清香
食蛇羮時一般會加入檸檬葉和薄脆,前者可添香味,後者則增加口感。也有人習慣落醋,不過蛇王業老闆張生就唔建議,因為醋會奪走蛇肉鮮味,除非蛇肉唔夠新鮮才會落醋掩飾。此外,從前亦興拌入菊花瓣來吃,蛇羮食落味道更清,不過花瓣放得耐會變色,而且近年亦多用殺蟲劑,故已少用來配搭蛇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