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四事件到華爾街,文化大革命爆發那年(1966年)出生的李祿,絕不平凡的走上投資路上。
六四之後,李祿迄今仍是北京通緝的學運領袖之一。他流亡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同時讀經濟學、法學和商業碩士學位,1993年在大學講座聽了畢菲特的演說,從此改變一生,由原來不信奉金融市場,變成投資股票,更開始利用著作收入投資股票,1996年畢業前已夠錢退休。
持比亞迪4.88%股權
1997年,李祿創建了對冲基金HimalayaPartners,翌年他初試牛刀擔任對冲基金經理,基金遭受亞洲債務危機打擊,虧損19%。但隨着牛市到來,他的基金1999年已補回損失。李祿2002年首次投資比亞迪車廠,2008年還和巴郡副董事長芒格一同勸服畢菲特投資比亞迪,結果令巴郡大贏12億美元。
李祿的投資之道,是先買入小量心水股票,然後在股票下跌後再增持。他曾以世盃賽談投資之道:「你可能極度努力而不能入球,但偶然地,非常偶然地,你得到一、兩次黃金機會,並且取得關鍵入球,這才重要。」
槓桿投資被視為海嘯元凶,但芒格曾表示,畢菲特其中一個接班人選,是在完全沒有槓桿投資下,一年仍賺得超過兩倍收入,當時李祿在比亞迪的股份剛好升值兩倍。李祿當股神接班人呼之欲出。
現在不做股神接班人,李祿依然大有作為。他現時身兼比亞迪非正式顧問,他本人及其基金公司LLGroup,持有比亞迪合共4.88%股權。他又和芒格合資6億美元(港幣約46.6億元)基金,自2004年創辦至今,已取得3.38倍的增長。據《華爾街日報》指,他更管理着86歲芒格在巴郡以外的家財。
美國《華爾街日報》/《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