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促使內地資金湧入港股,令港股日均成交量龐大;港股流通量高,兼背靠神州的優勢,令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更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因此,不少早年曾到新加坡掛牌、以內地業務為主的企業,近年紛紛回歸,或選擇來港進行第二上市。
在新加坡除牌後轉到香港上市的企業,今年來就有沙發產銷商敏華控股(1999)及剛完成招股活動的製藥商四環醫藥(460)。其中敏華是在95年到新加坡上市,去年9月才私有化除牌,當時作價相對09年歷史市盈率只有3.8倍,但半年後「轉會」到香港,其估值即獲幾何級數跳升,招股時2010年市盈率達14至19倍。
部份湧港第二上市
四環的情況亦不遑多讓,去年12月底完成私有化,總市值約為25億元,如以近日公司在港上市的招股價計算,其市值升幅達9倍。
其他由新加坡選擇來港進行第二上市的企業,最近還有亞洲果業(073)、桑德(967)、麥達斯(1021)及中國新城鎮(1278)等,股價均有不俗走勢。
部份由新加坡「過檔」香港企業
‧四環醫藥(460):新加坡除牌後來港上市
‧中國新城鎮(1278):香港第二上市
‧桑德國際(967):香港第二上市
‧麥達斯(1021):香港第二上市
‧亞洲果業(073):香港第二上市
‧敏華控股(1999):新加坡除牌後來港上市
‧Z-Obee(948):香港第二上市
‧心連心化肥(1866):香港第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