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呼籲消費者施壓

學者呼籲消費者施壓

參與撰寫今次富士康調研報告的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潘毅認為,消費者可以為改善工人處境出一分力,「我哋用幾千蚊買個iPhone返來,要知道個製造商有冇喺製造過程破壞環境,工人有冇得到合理嘅回報。透過消費者嘅意識,可以製造到社會壓力。」
潘毅說,他們已將報告同時寄給蘋果電腦、諾基亞、惠普、Sony等富士康的代工客戶,要求對方正視富士康工人的權益。兩岸三地院校的師生又計劃舉行圖片展覽等活動,向公眾解釋富士康工人的情況,希望透過消費者監察的力量,敦促有關企業確保生產的是良心產品。
參與今次調研的內地院校包括北大、清華;台灣的有台大、東海大學等;本港的則是理大社會科學系和中大新聞系,主要是碩士和博士課程的內地生,他們都是自願參與研究。記者接觸的幾位內地學生都說,為免影響日後在內地進行勞工研究,只能不具名受訪,但他們都說,調查過程令他們震撼,尤其是工人的年齡跟他們差不多。
除1736份問卷調查外,學生深入訪問了300個工人。潘毅說,訪問富士康工人不難,到廠區附近的大牌檔、天橋底或公園,問起工人的辛酸,他們都很願意說。

官方低調媒體噤聲

調研組這份報告,已交富士康和內地相關部門參考。報告揭露富士康涉嫌聘請學生工、處理工傷、加班扣費等方面違法違規,部門執法不嚴,並直指「工會何在?」希望調查能「給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提供制訂和執行政策的參考依據」。不過,有指內地媒體早前報道了報告部份內容後,官方已下令對報告不報導不評論,媒體隨即噤聲,但已引起內地網民討論,報告點擊率逾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