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餸搭車 70%人遭拒收毫子

買餸搭車 70%人遭拒收毫子

【本報訊】「有街市菜檔一個五毫子都唔收,寧願收起我兩棵菜唔賣畀我」。徐女士多次在街市遭檔主拒收毫子,批評商戶只找續毫子,卻不收毫子,做法極不合理。有調查發現,近七成受訪者曾於購物或乘車付款時,因繳付一毫、兩毫或五毫等零錢而被拒收。有立法會議員促請銀行取消兌換毫子的手續費。

「佢畀我就得,好唔公道」

73歲的徐女士無論買魚、買菜、抑或乘車用毫子付款也有被拒收的經驗,更慘是因此曾遭商戶或車長責罵,她當時只好收起毫子,改付鈔票找續,「佢(商戶)畀毫子我就得,我畀佢就唔得,好唔公道囉」。洪小姐指日常在街市購物收到不少毫子,只好留在乘小巴時使用。
根據《硬幣條例》面額1元以下的硬幣,不可支付逾兩元的款項,而一元或以上硬幣則不可支付逾100元款項。民建聯9月中以電話訪問1,030名市民,發現近七成人曾於購物或乘車時被拒收毫子,逾半數人家中存有50元或以上的毫子。不足一成人曾將毫子存入銀行或兌換成紙幣,當中逾六成人認為銀行就兌換毫子收取手續費並不合理。
立法會議員陳鑑林指,目前銀行兌換毫子收取5%手續費成為商戶拒收毫子的原因。他認為銀行有責任處理貨幣,不應徵收任何額外手續費,並要求政府立法,阻止商戶拒收毫子。

徐女士認為店主不接受毫子付款做法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