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為「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潘毅,長期關注中國工人的狀況,早年更親身體驗「打工妹」生活,發掘第一手研究資料,寫成《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她認為,由當年的研究到今天的富士康調研,已見兩代農民工對生活的期待起了變化。
落差嚴重失望更大
92年中大歷史系畢業的潘毅,05年憑《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MadeinChina:WomenFactoryWorkersinaGlobalWorkplace)一書,奪得社會科學界舉足輕重的美國「米爾斯(C.WrightMills)最佳書籍」獎,成為64年獎項創立以來首位得獎的亞洲學者。書中以93年深圳一家港資玩具廠奪去80多名工人性命的大火為引子,展示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女工的處境。
事隔多年,今次的富士康調查研究,卻反映出新舊兩代民工的不同。潘毅說,上一代的民工可能接受到很惡劣的工作環境,只求儲夠錢回鄉建屋、結婚,這一代的民工卻期待在城市生活,當現實出現嚴重落差,他們的失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