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家寶訪歐,到近日歐盟取態,種種形勢,歐洲未來的政策及立場相當值得留意。
英國《金融時報》較早前說穿了,既然美元大勢已去,全球貨幣群龍無首,最大機會填補空間似乎還看歐元。
歐元自2000年10月0.82水平升至2008年7月1.6位置,自911前後成功建立三底起步後,足足升咗一個開,期間亦正好係美國聯儲局減息減得最狠之時,美滙指數更由當時120高位輾轉完成雙頂,金價亦自此反覆向上大漲小回,直至現時美元再冧落去,反而金價本輪似已呈現強弩之末,外幣如日圓、歐元卻走勢頑強。
不同手法股民落叠
唔少國家趁本土貨幣走強,購買力上升,紛紛圖謀走出去海外尤其新興發展中地區市場進行併購,日本NTT收購非洲DimensionDataHoldings、麒麟啤收購新加坡星獅啤等。在中國,吉利母公司收購富豪汽車,還有中國石油化工(386)與西班牙Repsol於巴西成立合營。2009年中國於海外併購投資者中排名第三,達426億美元,雖不及2008年創紀錄之730億美元規模,卻仍佔同年全球跨境併購規模之7.5%,僅次於美國及法國,在能源、電力原材料領域方面表現積極。
可是,考驗往往要在完成併購後才反映出來,好似TCL為求超英趕美,03年收購法國湯臣集團,便是在未經過完成詳細調研下嘅失敗之作。
股票市場近日極熱鬧,新股熱潮反映散戶熱忱之情,儘管無幾多人會承認自己亦陷入瘋狂狀態。港股龍蛇混雜,真正嘅大蟒蛇頻頻在金融區出現,利用供求關係股權披露圖引小股民落叠之股份,卻是無日無之,有開宗明義讀出股票代號賣廣告引你注意、有廣邀分析員睇廠前乘機創新高以壯行色,更有本已貨源歸邊搵高人玩叠羅漢,總之形形式式,目不暇給。冧把唔提,費事斷人米路,通通離不開掛住個內需概念扮免死金牌發功創新高股仔,逼你為追貨而追貨。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