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父後七日》生日 吃一隻糉吧!

蘋影話:《父後七日》生日 吃一隻糉吧!

很多觀眾說這是最感人的一場:女兒背着經過電腦修改的父親遺照,駕小型摩托車在路上奔馳,忽然想起有一天父女坐着同樣的車子,女兒告訴父親今天是她的生日,父親從車上小箱子拿出一隻糉子,給女兒吃。怎麼生日給人吃糉子?女兒說。然後父親讓女兒第一次駕車。原著沒有這個故事。既然劉梓潔是原著,也是改編者和合作導演之一,那麼這是她後來想到的跟父親的過去某個事件嗎?只是這細小的片段,便足以在人生的記憶留下最感人的永恒。
HarryBelafonte的《HaveNageela》配上道士的舞蹈,哎吔!《父後七日》是滑稽的港產電影嗎?哭爸原很累耶!這些傳統的儀式,是對死者的尊敬嗎?還是極力討好已逝去的親人,令孩子們大富大貴,原著他們在事後中了六合彩的安慰獎。《父後七日》讓我們看到台灣的小鎮內人與人的親密關係,一種在城市找不到的互相關懷的熱情,看起來有點煩,卻是溫暖的。而這些荒謬又常態的儀式,原來是把失去親人的悲傷填滿的安慰,它讓親人來不及悲傷,減少即時的傷害程度,吵鬧中也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