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一升再升之下,所用的理由已是不斷地重寫,不外是美國可能大印鈔票,中國政府推動內需「十二.五」規劃等……
不斷重複的理由,有效嗎?我認為還是有效的,但是要留意PE值,如果PE太高,表示貴了,再追的風險便高,但如果早於之前低價入市,倒不必為高PE而擔心,因為PE會隨着市場的氣氛而變,股市瘋狂時,PE30倍大把人搶,20多倍PE是正常的。
投資理論中有一個稱為「止賺」理論,我就從不輕易「止賺」,我要等到股市達到真正大瘋狂時才考慮「止賺」,過早「止賺」永遠只能賺一粒糖,並在之後以更高價,更高PE值再買回來,增加投資的風險。
低價買入 輕鬆持有
舉個例子,近一段日子,汽車股熱炒,不少小股民心思思地想止賺,一見股市出現短暫的調整,就覺得既然升幅已高,不如「止賺」,我就不會勸大家「止賺」,如果你是在較早前以低價買入的話,擔心甚麼?
我也曾推介汽車股,那是吉利汽車(175),我推介時在今年8月25日,PE僅13倍左右,以當時的整體股市表現而言,PE13倍肯定是偏低的,再加上當時吉利公佈半年業績,盈利增長35%,如果全年盈利也能增長35%,PE將降至10倍以下,是超低。我不喜歡高談「有買貴,沒買錯」,現在,在股市逐漸狂熱的情況之下,股票經紀要勸你入市的最佳理由就是:「有買貴,沒買錯」,但是請永遠記着,買貴之後無法以更貴的價格賣出去的話,壓力很大,如果不買貴,以13倍PE值買入吉利,今日你就不必擔心PE值是不是太高。
實際上,以昨日吉利的收市價計算,PE值23倍,已經不算偏低,但還算不太高,低價買入者可以很輕鬆的繼續持有。
新加坡交易所蛇吞象,打算全面收購澳洲交易所,如果成事,將是全球市值第5大的上市交易所。新加坡背後沒有「阿爺」照顧,只好自己走出去,靠併購來壯大自己香港交易所(388)不一定要學,要學也是應該等「阿爺」送禮。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