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新聞頻道旗下的消閒網站CNNGo選評一眾香港美食,其中銅鑼灣漢記的「班沙腩」入選,究竟是甚麼?經老闆一說,原來即崩沙腩。平日食牛腩麪總有人叫:老闆,爽腩、坑腩,是否這就代表識食?一於去肉檔直擊剖牛?逐件腩位切畀你睇。
記者:趙志雄
攝影:伍慶泉
Model:Renee@StarzPeople
服裝:RMC
Hair:RitzLam@HairCorner
十二時前賣清爽腩坑腩
幾時都說清早買餸才買到靚料,所以少年食神Michael八時許就叫醒記者,走到九龍城街市附近不遠,有檔文記牛肉。八時半到達,只見老闆輝哥磨刀霍霍,因師奶們早已盯住那一大幅用來拍照的牛肚腩,這是牛肚外層的肉和筋膜。手下留牛呀!未影相呀,輝哥!做了三個十年,對上兩代都是庖丁,輝哥說:「這裏有爽腩、坑腩、崩沙腩和挽手腩,每天最搶手是挽手腩,其他三種未到十二時就賣光。(那麼之後賣甚麼?)剩下還有普通的腩肉,不是個個都食得刁鑽,要坑腩、爽腩的。」平日我們食的牛腩,大多是肉,很少筋膜,Michael說:「剖一隻牛只有很少這些坑腩、爽腩,吃牛腩分三大類,柱侯、清湯和滷水,而吃柱侯的,因廚師通常會切碎牛腩來燜,所以根本食不出坑腩、爽腩,嚐的重點在醬汁。」Michael是潮州人,如果是滷水食法,他會配合另一家鄉特產,辣椒醬。「雖然滷水味濃,但煮得好不會鹹,不會跟辣味相撞,我會加些砂糖和醋在辣椒醬上,用來沾牛腩。」不過,說到至愛,要吃出牛的原味,他還是愛清湯煮。身處靚牛肉檔,又在九龍城街市這福地,知道周潤發也常來買餸,於是記者跟Michael遊街市買齊清湯腩材料。他表示煮清湯腩,有了男主角牛腩,女主角原來就是白蘿蔔這麼簡單,加上配角中國芹菜(唐芹)和芫荽便夠卡士了。
文記牛肉(27181778)
九㡣城衙前塱道80號地下
崩沙腩筋膜連肉 肥瘦剛好
如何煮這四種腩?清湯、滷水都可以,Michael推介天后華姐的清湯腩,原因是華姐價錢相宜,不會留起特別腩位只給熟客,比中環和大埔某名牛腩食店更值得光顧。他說:「煮清湯腩的師傅會把牛腩煮至八成熟,然後掛起,當有客人叫時再滾至全熟再切,以保存肉汁。爽腩是一塊薄薄筋膜,煙煙韌韌,爽而脆。坑腩是牛肋骨之間的肉,肉味香濃,連着牛骨的軟膏,不同於肥膏,入口軟滑像在口腔內盪鞦韆。崩沙腩是牛的橫膈膜,筋膜連少少肉,肥瘦剛剛好。至於挽手腩就最有肉味,筋膜連軟膏。吃牛腩,我愛配河粉,因為會掛湯,最記得四歲已經跟爸爸拿個暖壺,光顧在何文田的小販買牛腩河。」問華姐愛吃哪一部份,親切的她用一貫的口頭禪說:「阿仔,不是爽腩、坑腩才好吃,面豬肉、肩肉也好吃,只是個個客來就叫坑腩,我就愛吃蝦鬚柳。牛腩只是俗稱,牛全身很多部份也有肉,譬如牛頸的肉都當作牛腩。」見現在客人吃得刁鑽,她說:「以前哪有客叫爽腩、坑腩,近幾年才這樣,我年輕時,用蓮藕燜牛、幼細的耙齒蘿蔔燜牛,簡單美味。」
華姐清湯腩(28070181)
天后電氣道13號A地下
銅鑼灣隱世明星牛腩
位於銅鑼灣駱克道的漢記,其崩沙腩最近被CNNGo選為最抵食的香港美食,不少朋友都有點驚奇,這間隱世小店真的藏有神秘崩沙腩。原來此店的牛腩牛雜早已被明星們發現,陳奕迅、佘詩曼、曾志偉都是捧場客。老闆林生表示:「每天牛腩先出水去血腥味,然後再放進水裏煲。(清水煲?非也)要加自家秘製的滷水材料,如草果、沙薑片、花椒、八角等,把牛香味吊出來,吃的時候卻沒有滷水味,這要靠煲的火候了。」
漢記牛什粉麵茶餐廳(28382678)
銅鑼灣駱克道470號
話你知
牛腩 難登大雅之堂
牛腩在香港何時出現?資深食家唯靈表示:「以前靠農為生,吃牛腩並不太流行,尤其是女人,不捨得吃一起工作的牛。早在戰前,上環九記已開始賣牛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廣東人的牛腩滾,分清湯和潮州滷水,崩沙腩爽滑,清湯煮好;坑腩較粗糙,煲湯更佳。崩沙腩即是蝴蝶腩,我是順德人,叫蝴蝶做崩沙,所以崩沙正字應該是囗囗。牛腩始終是小食,難登宴席之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