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資產價齊上落 分散風險難 - 李大同

環球透視:資產價齊上落 分散風險難 - 李大同

金融海嘯後,市場其中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各種金融資產價格齊上齊落,令到市況非常波動。最近,討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和高頻交易是否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已成為專家與分析員之間的熱話。

憂慮減少同上同落繼續

瑞士銀行(UBS)首席經濟師哈撒韋(LarryHatheway)亦來湊熱鬧,上周發表報告指,除了上述情況外,資產價格齊上齊落的關係與波幅脫鈎,也非常值得關注。他在報告最後所說的話,對投資者甚具參考價值。他指出,這些不尋常都與不斷改變的預期有關,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投資者害怕復蘇未能持續的結果。
一般情況下,資產相互關係(Correlation)與波幅均呈同上同落的格局,即資產價格波幅上升,其相互關係也上升。後海嘯市況有兩大特點,其中之一是波幅擴大,無論是不同資產界別或同一類資產,價格同上同落的情況很明顯。哈撒韋研究團隊比較四個資產類別,分別是美股、美國國債、環球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及商品。他們發現,雖然投資者對系統性風險的憂慮已減輕不少,波幅在最近一年亦呈穩步下降,但資產價格同上同落情況仍然繼續。
至於不同資產類別,股票、REITs以及商品的價格同上同落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密切。美國國債價格上升,其他資產價格下跌是正常不過的事,但瑞銀發現,它們之間的價格逆向關係也轉強,報告認為這種現象絕對不容忽視。

對價值投資者現時是噩夢

眾所周知,資產類別之間的相互關係,對分散風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資產價格之間出現逆向關係,有助緩和投資組合的波動以及有對冲作用。這情況令不少基金經理十分頭痕,部份業界人士出席月中舉行的價值投資會議時,便認為現時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噩夢。
股神畢菲特曾說過,對於不懂揀股的散戶而言,投資ETF是不錯的選擇。但由於全球資金過剩,ETF成了一種不費吹灰之力的投資工具,但卻已為環球市場埋下危險伏線,ETF是否仍然是散戶最佳投資這說法,真的是見仁見智。
摩根大通月初的報告指,股價齊上齊落的相互關係,近月升至歷史高位,這在史上從沒出現過的情況,已導致股市出現泡沫,最終也要破爆,現在是等待「篤」破此泡沫的刺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