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寺骨灰龕事件引發廟宇條例進行檢討

延慶寺骨灰龕事件引發
廟宇條例進行檢討

【本報訊】大嶼山延慶寺被指利用《華人廟宇條例》的漏洞,經營骨灰龕牟利,及未有按法例規定,將收益撥入華人慈善基金。負責監管的民政事務局承認有關法例落伍,正進行檢討。

無採執法行動

位於大澳的延慶寺上月被揭發違反地契經營骨灰龕,並以高價出售骨灰位牟利,地政總署正在跟進此事。昨日再有報道指,延慶寺屬華人廟宇委員會註冊廟宇,按《華人廟宇條例》規定廟宇不可牟利,並需把所有收益盈餘均需撥入華人慈善基金,但負責監管的民政事務局卻一直未有採取執法行動。
民政事務局發言人表示,根據華人廟宇委員會資料,延慶寺的管理40年來幾經變化,近年與本地具代表性的佛教組織已無關連。
現時接手經營的「香港延慶寺有限公司」亦不是一間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但條例下的廟宇註冊機制,並無規限註冊廟宇的管理模式。條例於1928年基於當時的社會環境而制訂,因此當中部份條文現時已不合時宜,民政事務局正進行檢討。
本報昨就有關《華人廟宇條例》的問題致電延慶寺查詢,但職員表示負責人不在,拒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