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史上最強超級颱風,原來是史上最流!是強颱風中的劉(流)曉(三號)波!
追風族最失望,沒辦法登上香港史上最高的商廈ICC,感應一下,它隨風擺動卸力的幅度,是不是真的有一米那麼闊,是不是真的不會讓人暈眩。帶齊傢伙的颱風迷,連風頭都迎不上,更別說跟天文台鬥力,自己量度颱風中心風速了。而這一仗,好整以暇的天文台沒有老貓燒鬚,冷眼旁觀傳媒高調吹風,臨危不亂,相當克制。結果證實,預測超級準確。天文台是不容起哄的,風裏來火裏去,專業操守真正沒話說。
風和水,吹了幾天,好彩沒吹走商機,辦喜事的打風打唔甩,是好兆頭。樹木塌了不少,但我們擁有亞洲最green的郊野,市區倒了些,只要不損人,不礙事。各區玻璃幕牆逃過史上最強一劫,應額手稱慶。傳媒言之鑿鑿的「明日之後」式大災難,並未發生。不曉得香港托了誰的鴻福,經常走運,颱風來襲,菲島和寶島人仰馬翻,中國內地更慘情,禍災降臨,不是百年就是五十年不遇。而這場「史上最強」,初時更被內地傳媒形容為三百年不遇!後來修正,說頂多只屬五十年。
搞風搞雨的鮎魚就是鯰魚,即塘虱,韓國人用塘虱做魚柳,本地老饕會聯想到米芝蓮分子料理嗎?(上周我寫張愛玲的跳蚤但手不聽使竟然寫成蝨,一定是這尾史上最強的塘虱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