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提升民間力量在內需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將「國富」轉為「民富」。「民富」添社會穩定,利執政;但商家需要面臨一場平衡成本與利潤的挑戰。
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就是要讓打工仔的付出與收入趨向對稱;換言之,一台在中國製造而在美國零售價達299美元的iPod,中間人的利益分配,中國管不着,但中國只獲得4美元加工費的「不對稱」現實,大有可能改寫。
要實踐,就是加薪。由政治局委員王兆國出任主席的中國唯一工會──中華全國總工會,上周五就「十二.五」規劃召開大會,王兆國在會上發表五點部署,他在第一點就提到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任務,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大力發展和諧勞動關係方面,要特別注重依法維護職工權益,積極參與勞動法律法規的制訂和修改,主動配合人大開展執法檢查,推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涉及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
勞資矛盾解決在萌芽階段
要加強勞動合同、集體合同、職工代表委員會等調整勞動關係的機制和制度建設,加強勞動爭議預防、預警及調和處理機制建設,建立完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把勞動關係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亦即是說,中央繼遏樓價後,打工仔生計亦會重點處理,為社會隱現不和諧的不安之局拆彈。
迎接「民富」改革,港商打頭陣。內地媒體報道,在港商北上向發改委陳述《廣東省企業民主管理條例》的殺傷力後,條例未有如期在廣東人大討論。不過,深圳市人大常委擬於11月三讀通過有關集體工資談判的《集體協商條例(草案)》。
根據資料,此草案較廣東的還辣,例如廣東條例規定有三分一打工仔支持,就可啟動工資集體協商,深圳五分一便可以;若工廠內有一半工人的工資低於全市平均工資一半,工會有權要求僱主開會談判加薪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2010年社會平均每月工資超過3900元(人民幣.下同),一半即1950元。不過,今年深圳最低工資為1100元左右。換言之,深圳市工資革命成功,最低工資機制亦需變革,並有機會推至全國。此刻,商家難逆「富民」大潮流,需謀對策求存。
深圳最低工資機制需變
中央大力發展和諧勞動,目的是要達致「國泰民安」。不過,小民認為,「民安」不是單從金錢印證,智利與河南省的煤井事故中,內地再掀起中國礦井需要一個安全箱,要正視礦井領導沒有遵守「升井」規則等討論,上述關注不就是中央早已下令改革,毋須有生命損失才再高叫口號,和諧勞動亦要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