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導演奇連伊士活(ClintEastwood)執導的新片《Hereafter》,會跟觀眾大談死亡課題,奇連自去年的《不敗雄心》(Invictus)後第二度跟麥迪文(MattDamon)合作,今次他為等麥迪文的空檔更不惜改變拍攝程序及時間,奇連不僅大讚麥迪文是好演員,更指懂自我增值的麥迪文將來會是個好導演。
每年堅持拍一部好電影的奇連伊士活,今年將有《Hereafter》推出,他早前請了著名劇作家PeterMorgan把《Hereafter》中三個不同背景的故事聰明地接在一起,電影公司早前特別安排記者來到紐約曼哈頓市的酒店獨家專訪奇連和片中演員。
記:記者 奇:奇連伊士活
記:請問你是否熟識PeterMorgan的手筆才聘用他?
奇:我對Peter的劇本很熟悉,例如《驚世真言》(Frost/Nixon)和《英女皇》(TheQueen),他的作品很完整,也不商業化,每次的題材都很特別,這些均是我心中認為好的劇作家材料。
睇好麥迪文執導筒
記:今次麥迪文在片中的演技很精采和很有說服力,你要改期拍攝去遷就麥迪文的檔期,可否談一下為何要選麥迪文?
奇:我覺得麥迪文演這角,可以不用吹灰之力便演得很好,他也可演一些喜劇,例如他在《大鑊密探》(TheInformant)的表演也很出色,我知道麥迪文是一個很好的劇作家和演員,我想他將來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導演,他是不斷地成長和在擴展他的事業。
記:上次在《驅.逐》(GranTorino)中和今次的《Hereafter》你都錄用了新的童星,拍攝前是否要花上時間去教他們演戲?
奇:是的,特別今次在《Hereafter》內兩位年輕演員,他們不是專業演員,所以開拍前要解釋給他們每場戲的內容,希望他們能明白角色內心世界,其實只要有耐心給小演員發揮,是可拍到一部好電影。
拍海嘯學習新科技
記:你所拍的電影通常都是角色去推動劇情,很少會用電腦特技,但今次在《Hereafter》一片中的海嘯場面拍得很逼真,能否談談?
奇:我常在學習新科技,利用電腦特技要預先安排好劇情每一個細節,我以前也拍過電腦特技的電影,如《戰火旗蹟》(FlagsOfOurFathers)和《硫磺島戰書》(LettersFromIwoJima),我們今次看過很多海嘯紀錄片和生還者的新聞片段,才決定怎去運用演員再加電腦特技。
記:面對死亡和相信死後有靈魂存在和擁有超自然能力,都是這部電影的主題,開拍前有沒有碰過有這樣經驗的人?
奇:有,我跟幾位曾面臨死亡的人談過,他們的經驗相似,都覺得死後有另一個世界,再加上有很多宗教都相信死後可轉世的信念,觀眾一直也愛看這題材的幻想作品,今次的劇本是三個不同的故事連串起來,所以對我來說很有趣。
轉世想做飽肚臭蟲
記:如果你可轉世,你會選擇做甚麼動物?
奇:如果在紐約的話,我會做一隻臭蟲,起碼我每天都可以吃得飽,從前我很喜歡那首歌關於臭蟲的,由MightyZebra演唱,帶點諷刺的歌詞,很有趣。
記:你已籌備着明年開拍的新片《J.EdgarHoover》的工作,可否透露一下?
奇: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DiCaprio)將會主演,我一直愛拍電影,通常一本好的小說或一個很好的劇本便能推動我,我很愛這工作,因為很好玩。
劇情簡介:面對死亡的抉擇
《Hereafter》交叠了三個關於死亡的故事:麥迪文飾演有超自然能力的美國藍領階層,能看到死後的世界;CecilDeFrance飾演的法國女記者則有過接近死亡的經歷,因而動搖了她本身對生存的看法;FrankieMcLaren飾演的倫敦男學童失去至親的孿生兄弟,因而極渴望窺探死亡背後真相。三人雖然在不同的征途上尋找答案,生命的交替未令他們殊途同歸,卻因他們對死後世界不同信念而永遠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