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投資物業好過投資教育 - 何熊輝

樓市風雲:投資物業好過投資教育 - 何熊輝

對於現時的中產夫婦,願生孩子的日漸減少,就算肯生,一個起兩個止,基於少生,新一代孩子就變成父母的心肝寶貝,因此為好好培養下一代,教育就成為父母最關心的一項投資,只要能入好學校,搬屋搵好校網,甚或以高昂學費送孩子入讀國際學校。

留學儲備改置業更化算

自小讀貴族學校,然後再送往國外上私立中學及大學,每年學費及開支數以十萬元計,畢業後順理成章入國際投資銀行,從此平步青雲。這樣計算,在金融海嘯前,應是準確,但後海嘯年代,情況已經改變,因為金融機構在海嘯後職位及人工已減,有幸入了這些公司,三幾年後,被裁或受不住壓力而離開者甚多,總之流轉率極高。
作為父母,投資這麼多錢於教育,值得嗎?倘不強求孩子入讀貴族名校,將省下來的錢,為孩子儲錢買樓,其投資回報可能更高,假設03年時,父母為孩子準備60萬元,這筆錢足以支付孩子往外國留學數年,但倘父親當時為孩子預先買樓,而孩子在本港念書,今日所買的樓,隨時已升值一倍。而花了錢往外國念一些次級大學,回來後才發覺人浮於事,番書仔無特別優勢。

學歷與富裕沒關係

近年經常遇到有父親埋怨,孩子浸完鹹水,原來找工作不比本地生強,這是現在父母要面對的現實。大家不妨看看本港的十大首富,基本上會沒有哪一位有大學學位,因此很難證明讀書跟富裕有很大關係。
要做大生意,不是人人有這才能,但及早買樓儲富,就比想像中容易,有些父親就很早為孩子買樓,買的可能只是百餘萬元的舊樓,但若干年後,可能被收購,百幾萬元隨時變成幾百萬元,這樣賺下來的財富,已是一般大學生20年的奮鬥目標。
何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