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樓供應增 難紓樓價

新樓供應增 難紓樓價

【本報訊】過去兩年發展商積極吸納土地,工程陸續上馬,令今年私人住宅施工量急速回升,首三季已達1.17萬伙,超逾過去兩年全年數字,與07年僅差不足10%。市場估計,全年應可達1.5萬伙的目標,回復至較正常及健康水平,但供應增加卻未必紓緩短期樓價上升壓力。

施工及落成量回復正常

運輸及房屋局數字顯示,去年及前年的全年施工量分別是8200伙及8000伙,屬歷史偏低水平,但今年首三季的施工量已較去年多42.7%;而第三季施工量達5100伙,按季升逾1倍。政府由去年底至今,已售出12幅中大型住宅地,加上發展商透過補地價及在私人市場所吸納的土地,未來一兩年的施工量應有機會回升至約2萬伙。
至於首三季落成量達1.11萬伙,較去年全年的7200伙,增54.2%;第三季落成量4100伙,按季升95.2%。另外,截至第三季止,樓花及現樓未售量約5.1萬伙,較前季微升6.3%。過去5年平均每年吸納量逾1.5萬伙。
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價部董事林晉超估計,今年住宅全年施工量及落成量可迫近1.5萬伙,由於樓市向好,發展商加快動工起樓,加上發展商趕搭發水樓尾班車,所以未來兩年的施工量及落成量應可達1.8萬至2.2萬伙。由於未來供應趨正常,相信發展商在新盤定價上,尤其一些中小型樓盤,不會太進取。

長遠樓盤開價收斂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說,今年住宅施工量及落成量雖料較去年多出一倍,但只屬正常水平,與真正供求平衡仍有距離。
中大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首三季私人住宅落成量及供應量增加,並為4年來同期最多,惟數量不是多得驚人,加上特首在施政報告已表示打算每年在私人住宅市場提供可建2萬個單位的土地,市場亦反應不大,目前銀行水浸,市場充斥資金,相信短期內對熾熱的樓市難起降溫作用,長遠而言,供應增多,發展商賣樓定價上未必能進取。
至於待售貨尾及樓花達5.1萬個,較第二季增加3000伙,莊太量指,由於大部份單位落在主要大發展商手中,尤其旺市,互相之間未必減價出貨,對樓價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