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建清潔基金挺減排規模料達百億 龍源、中國風電受惠

內地建清潔基金挺減排
規模料達百億 龍源、中國風電受惠

【本報訊】中國高碳排放量一直為人詬病,為加強減排及規管內地清潔發展機制(CDM)活動,財政部及發改委等7部門前晚公佈《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辦法》,規管內地清潔基金的資金募集、管理和使用,令CDM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收入切實用於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記者:陳韻妍

持有CDM項目的龍源電力(916)及中國風電(182),預料可受惠新例。
自《京都協議書》生效後,國際碳交易市場迅速發展,惟中國作為CDM碳排放權的最大供應國,卻欠缺統一的碳交易市場機制,故此清潔基金的成立,反映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及碳減排工作上,踏出重要一步。

藉入股貸款 撐新能源產業

清潔基金會在保值、增值的原則下,獨立營運、開展支持國家對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相關產業的投資活動,藉此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資金來源包括CDM項目轉讓減排量所獲得收入中,屬於國家的部份,亦接受各界捐贈。基金管理中心預測,2012年清潔基金規模可達100億元(人民幣.下同)。
《辦法》指,減排量收入是指經國家批准轉讓減排量所得的收入,基金會通過贈款及有償使用方式,重點投資於基礎環境建設、減緩氣候變化、基金投資運作業務的金融活動等領域,同時會以投資方式參與項目的開發及運行,並分享項目收益,惟項目申請人必須是從事相關領域的中資企業或中資控股企業。
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表示,清潔基金會通過股權投資、優惠貸款及融資性擔保等支持產業減排、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鼓勵具重大減排潛力的產業發展,當中重點支持一批有技術、有產品、有市場的新型企業發展。
事實上,風電企業等新能源企業均可向聯合國註冊CDM項目,每個風場50兆瓦發電量便可換取10萬噸排碳權,而每噸排碳權售價約12歐元,意味企業可出售排碳權賺取收益。

光大國際將申請CDM

內地風電龍頭的龍源今年上半年便新增11個CDM項目,項目淨收益1.62億元,佔營業額近11%,預計全年相關收益可達4億元。除龍源外,中國風電亦有註冊CDM項目,惟相對龍源比例較小,其去年CDM項目收入僅佔總收入2%,而光大國際(257)亦正就碭山生物質能發電項目申請CDM。

何謂碳排放交易?

‧根據《京都協議書》,簽署國家各自有一個可排放二氧化碳的數量上限,並承諾在2012年前,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碳排放5%

‧若簽署國家本身的碳排放量超過協議上限,就要向其他成員國購入剩餘的碳排放單位來履行責任,造就碳排放市場產生

‧各國政府亦可向當地企業發出碳排放許可證,超出碳排放上限的企業,可向碳排放達標及願意出售碳排權的企業,購買碳排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