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特納罕有談滙率走勢 針對人民幣 指嚴重低估美元跌夠

蓋特納罕有談滙率走勢 針對人民幣 指嚴重低估
美元跌夠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財長蓋特納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罕有地指出美元兌主要貨幣目前大致處於合理水平,並且暗示美元兌歐元及日圓已經跌夠,惟重申人民幣滙率仍然嚴重低估,促請中國等新興國家讓貨幣加快升值。有專家認為,蓋特納的言論,旨在說明華府無意令美元全線貶值,只是針對部份新興國家滙率偏低的問題。

蓋特納又表示,會借今明兩日的二十國集團(G20)會議,推動各國制訂用來量度經常賬盈餘及赤字的量化標準,藉此推動全球經濟重新平衡,以減少對美國消費的依賴。

將全球貨幣歸納三大類

與歷次G20會議避談滙率問題不同,今次會議上,近日各國間日漸升溫的滙率爭議將成主要議題。蓋特納表示,美國將推動各國就滙率政策制訂一套簡單的標準。他指出,目前各國對於怎樣才算公平的滙率政策並沒有任何共識。
蓋特納認為,全球貨幣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無論從任何標準看,其滙率均偏低的貨幣,包括人民幣;第二類是部份已實施浮動滙率的新興國家貨幣,惟這些國家仍會透過干預或徵稅,降低滙率嚴重偏高而形成資產泡沫,或引發通脹的風險。而最後一類則是主要貨幣,蓋特納認為這類貨幣目前大致處於合理水平。

推動各國制訂赤字標準

蓋特納認為,倘人民幣能維持9月至今的升值速度(編按:9月至今,人民幣升約2.4%),相信人民幣滙率偏低的問題將得到解決,其他新興國家在推動人民幣升值上亦可起到一定作用,只要其他新興國家亦跟隨讓貨幣升值,中國便可放心讓人民幣加快升值。
蓋特納又表明,將利用今次會議,推動各國就經常賬盈餘及赤字水平制訂不同目標,冀將貿易失衡控制於不會損害環球經濟的水平。
據一名G20官員引述今次會議的聲明草案稱,各國無意爭相壓低幣值,以提升競爭力,並支持邁向一個自由市場主導的滙率體制,從而減低滙率過於波動造成的負面影響。

數據強勁 歐元重上1.4

滙市方面,美元先升後跌,蓋特納罕有地暗示,美元兌主要貨幣已跌夠,拖累歐元應聲挫至1.3872美元全日低位,美元兌日圓亦扯上81.83全日高位。
不過,市場進一步消化蓋特納的言論後,認為他旨在澄清華府無意令美元全面貶值,華府在滙率上的取態大致不變,加上歐元區數據強勁,令美元顯著回軟,歐元一度重上1.4美元。紐約早段,歐元報1.4029美元;美元報81.1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