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Cult2:八十前代言人大晒 跟鄭秀文着婚紗

代Cult2:八十前
代言人大晒 跟鄭秀文着婚紗

翻看老媽的發黃結婚相,只有裙褂沒婚紗,婚紗攝影以往可是昂貴消費!總記得小鳳姐的《婚紗背後》吧?八十年代,婚紗背後有甚麼?是現在不甚流行的倒模式庭園、噴泉、鞦韆及影樓,還有一系列已嫁未嫁的明星代言人。

記者:何兆彬
攝影:楊錦文

港人的集體回憶

某八十後女同事正籌備婚禮,翻看母親婚紗照,發現是在「金夫人」拍攝的。
數香港龍頭婚紗攝影公司,歷史悠久有「芝柏」,再數就是「金夫人」、「蒙娜麗莎」、「法國婚紗」等等,金夫人數年前已停業,蒙娜麗莎與法國婚紗原來屬姊妹公司,「郭氏百利」營業及市場部主管鄭敏霞(Olivia):「公司創辦人在七十年代是攝影師,最初經營舊式二樓影樓。那個年代,結婚照、家庭照都在二樓影樓拍攝,後來他發現婚紗拍攝有發展潛力,就先創辦法國婚紗,再創辦蒙娜麗莎,兩者的分別在風格,前者較Young,後者較Grand。」近年,他們再發展MyDreamWedding等多個品牌,郭老先生已仙遊,生意交由五個子女負責,郭氏百利就是郭家的Familybusiness。
港人集體回憶之一,就是經過九龍塘,例必被婚紗攝影公司店內的園林、噴泉、韆鞦等超豪背景吸引,但原來近年不少婚紗攝影公司都離開了九龍塘,芝柏搬到了數碼港,蒙娜麗莎總店則搬到了人煙罕至、不能駕車入內的柏麗灣,「九龍塘本來很方便婚紗攝影的,如果婚紗店開設在商場就不成了,因為用的是中央電力和中央冷氣。在九龍塘,我們拍攝到何時收舖都沒有問題,而且因為密度低,有花園,形象高檔,地方又夠大,所以早年婚紗攝影公司都搬進去了。不過做生意需要流動資金,舖都是租的,幾十萬元租金一個月並不便宜,業主加租,每三至五年就搬一次,試過租幾千呎面積,也試過租過一萬呎的,每次重新裝修要花幾百萬,但只用幾年!搬到外街還好,有時搬到內街,客人還常說找不到地址。」

■鄭敏霞

1.Olivia:「2000年拍攝鄭秀文,大概在Nike眉那一時期,當時她剛好要開演唱會,公司真金白銀買了百幾張門票送給客人,結果這輯相一出街,人人都說:『指定要Sammi那套!』」

2.我問:「嘩,這個誰呀?」Olivia答:「周汶錡嘛。」「咦?好似樣子不同了……」這句我講的。

3.應采兒,替法國婚紗當過代言人。

4.Olivia:「李嘉欣當選港姐後,我們馬上找她拍照,十年後再拍一輯,她拍攝婚紗相不在乎酬勞,她本身很喜歡拍照。」

5.Olivia:「看Danielle當年的婚紗,可見款式潮流演變,當年興喱士袖,如今所有婚紗都是沒袖的,新娘不論肥瘦都要露。」

6.Olivia:「2002年拍攝林志玲,當年她替唐安麒拍了輯相,好靚,我們找她,她很Nice。」

8.Olivia:「這輯不是扮的,而是真結婚的,張家輝2003年結婚的婚紗相,是我們贊助的。」

揀相派啤牌

因租金關係,他們三年前把總店搬到柏麗灣。
要進入柏麗灣,一是乘船,一是乘巴士,不能自己駕車前往,於是幾乎沒有街客,但由於舖位鄰近馬灣「挪亞方舟」,奉送樓下超級無敵沙灘海景,再伴以青馬大橋,靚景千金難求。新店街客少,推廣就交由幾間分店處理和靠舉辦婚紗展,「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有婚紗展,展期每次三日,會展婚紗展在二、三、六、七、八、十一及十二月舉辦,九展則在一、四及九月。確實結婚需要很多花費,八十前喜歡落舖格格價,新一代八十後則會先上網後落舖再到婚紗展,才決定幫襯哪一家。」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掌握資訊就是掌握優勢,但如今價格透明,人人都貨比三家。八十年代,影一輯婚紗相是昂貴玩意,「那時候大約$7,000至$8,000拍攝一輯吧,這價錢可以拍攝到百幾張相,揀二十張連底片給客人,油畫另計;現在套餐$5,000起,還包一張油畫!可見競爭之大,婚紗相收費越來越平。從前用菲林拍攝,需要先冲曬相片,步驟多,替客人拍攝完了,隔天就得把全部菲林打成4R相片,再把不同背景的相片分成幾叠,攤開在桌面讓客人挑選,客人選出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我們就一手抄起,這樣揀相,在行內叫『派啤牌』。」

■蒙娜麗莎總店,電腦揀相,店舖裝修以簡潔有型為主。

■新一代攝影師,不要求新娘新郎深情對望。

■總店樓下有無敵海景,方便新人拍照。

不掛阿嬌只掛阿Sa

提起婚紗照,不得不提明星代言人。
「最初婚紗攝影公司都會選用美女相,掛在門口作招徠,八十年代我們找過關之琳拍照,」Olivia:「那時候不叫『代言人』,她們只是Model,真正明星代言人的熱潮發生在九十年代,我記得李嘉欣一當選港姐,就替我們拍攝了一輯,十年後再拍了一輯,大部份代言人都是簽一年約,因為吸引客人要有新鮮感,最經典是鄭秀文、李嘉欣、Twins,拍好了,掛她們的相出來,準新娘們就指定要她們穿的那一套!不過三年前找Twins做代言人,剛好碰上床照事件,有客人直接打來投訴:『你別用阿嬌的相啦!』我們也得拿下阿嬌的相片,只掛阿Sa的。」兩個牌子,蒙娜麗莎會選用李嘉欣、鄭秀文,法國婚紗則選用剛出道的新人,例如拍罷《喜劇之王》的張栢芝、初出道的容祖兒等和去年的Angelababy。
約六七年前,芝柏率先把婚紗相數碼化,其他婚紗攝影公司也相繼跟風,2007年蒙娜麗莎的婚紗相全部數碼化,入行14年的攝影師Ray見證這變遷:「以前我們都用Hasselblad(哈蘇)大底機,約七年前開始數碼化,如今我們全部用Canon5DMarkII、1DMarkIII來拍攝,哈蘇都退役了。這段期間,仍有客人要求我們用菲林拍攝,我們也照做,但近三年已沒有客人這樣要求了,若他們喜歡,理論上仍然可以做得到的。」他強調,相機只是工具,拍攝技巧多年來分別不大,主要是看客人要求,「近年大家都喜歡拍攝得生活化一點,衫簡單一點,不會太拘束。」八十前甚麼都要Grand,八十前的新娘一定穿傘裙緍紗,幻想自己是小公主;八十後甚麼都要Mood,有時連婚紗也不穿,就連地點要求也不同了,以往婚紗照都在店內拍攝,上影樓例必拍深情對望表情,外影就是婚紗攝影店內的庭園、噴泉、鞦韆,如今都不流行了。

■近年流行生活化婚紗相,街邊篤魚蛋、跑沙灘,照影可也。

■Sammi人紅,直接帶旺婚紗攝影店生意。

■Ray

內地客最豪氣

近年外景盛行,新一代不喜歡一式一樣的婚紗照。「公司有個品牌DreamWedding,就是專攻外影,不設Studio,方便客人自定拍攝地點,」Olivia:「至於蒙娜麗莎,總店下面有沙灘,公司提供遊艇給客人,每次出海約一小時,遊艇駛出海五分鐘後開始拍攝,然後再用小艇載客人上小島。最特別是有對新人,要求回母校拍攝,因為他們是在母校認識的;有對新人則要求到學校拍攝,因為雙方都是老師。」更加度身訂做的富貴玩意,是近年興起的外地拍攝,由最初去台灣發展至現在去巴黎,「大家都不想跟別人一樣,於是越去越遠。一團可能有十對新人,每人去三天,拍攝一天,我們在新加坡等地都有分公司,當地人也會來香港拍攝。」內地人最講排場,「一進來就說:『給我最貴的!』試過有對新人,買二萬元套餐,但油畫等等甚麼都要,結果埋單竟花了四十萬,也有新人要求相片背景是他的法拉利、遊艇。」
最難忘的,是生離死別的傷感故事,「試過有對新人,女的患上絕症,但雙方還是決定結婚,相片拍好不久女方就離世了。」俊男美女婚紗相只在宣傳照出現,現實是燕瘦環肥也會結婚,「行動不便的、嚴重患病至沒頭髮的,都要看情況幫助他們。」

■去年用Angelababy做代言人,這張相就是在蒙娜麗莎的游艇上拍攝。

蒙娜麗莎總店:
233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