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統計處公佈9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升2.2%,鮮果和新鮮蔬菜升幅最大,分別達13.3%及11.4%。有經濟分析師指出,由於內地食品價格持續上升,影響所及本港年底通脹率料攀升至3%。
9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2.6%,較8月3%升幅為小,但剔除政府一次性電費補貼紓困措施的因素,9月份基本通脹率按年升幅2.2%,較8月份1.9%為大,主要原因是屋租上升、新鮮蔬菜及鮮果價格升幅擴大有關,按年升幅依次是1.8%、11.4%及13.3%。
若按類別劃分,按年升幅最高是電力、燃氣及水,較去年同期上升16.4%,其次是食品價格上升5.2%,其他依次雜項物品升2.8%、雜項服務升2.6%、交通升2.1%、外出用膳升2%等;耐用物品的價格則下跌3%。
人民幣漲推高
蔬菜統營處總經理黎國仁表示,本港蔬菜七成來自內地,9月份夏菜與冬菜處於青黃不接期,供應量大減,加上人民幣滙價上升,令本地菜價急升。永富食品董事陳錦輝指出,上月中秋節水果需求增加,日本水果售價平均加幅10%,內地水果更飆升15%,「日圓不斷攀升,好似日本水晶梨過去每個最多賣30蚊,今年中秋賣成55蚊,創歷史新高」。
政府發言人表示,基本通脹在未來會繼續有上升風險。寶華世紀資本巿場首席經濟師陳寶明表示,由於內地食品價格持續上升,影響所及預料本港通脹至年底攀升到2.8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