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決定置下這層小樓因由三則:頂樓連有蓋天台可在中環的中間有型曬太陽SunTanning。位於上山斜路從來最愛上山落山的居所雖然只是家外之家。大片半牆窗引入外面中區警署老年杧果樹並廣場及一部份山頂與天空。
半山電梯及Soho區是後來發生的事,入住後看着王家衞在咱家後街拍攝《重慶森林》。曾經有十個樽6個蓋樓換樓向上發達的朋友笑說:早知閣下有能力預見平民巷泊變小資甚至吃喝玩樂時尚旺地,跟着買,垃圾變鑽石……從蘭桂坊到鴨巴甸街到荷李活道到史丹頓街到奧卑利街……後來的現象更是中國及亞太酒吧夜蒲專區借橋發展的原形。
不是自己有眼光,全因香港諸區獨愛有山路兼極方便的中環,愛她都會背後有年份平民風景;蒙馬特,諾丁山,紐約蘇豪,南青山本來的氣質。還有,那時很窮(現在更窮,如果以香港貧富懸殊的比例計)……能力就那麼多,從來是個十個樽需常備12個蓋或以上的焦慮灰色人(他們老問甚麼原由推使我愛上旅行?以至簡約的隨身負擔踏上放下面對每天柴米油鹽朋輩的陌生空間。)至怕需付上巨額利息的任何買賣,最好一次過付清款項,不然一切只是暫借,浮雲,高貴豪華派頭做給不相干人家看假象。
當街坊街里米鋪變酒鋪,果汁店變酒吧,阿叔阿嬸夜未央整裝晨運上山變作Clubbing友意猶未盡還餘三間吧。加工地盤北移,決定搬回老家;我曾經熟悉的中環背後山路作息淡出,不再是我細享窗前中區警署百年老廈老杧果樹雀鳥鳴唱及片片山頂風景的平淡優雅。
……兩翼建鋁樓活化中區警署供文藝展演……10月12日報載,那是150年歷史法定古蹟建築群活化新方案。極壞的租客剛搬出去,發展像癌魔黑掌在內地及新界無遠弗屆。或者,是時候重返中環,就是蘇豪也顯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