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等個樓市跌?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等個樓市跌? - 李兆波

香港貧富懸殊,但市場上有一批人,他們有不少流動資金,那些資金是來自以前的投資利潤。他們正在等候樓市下跌,因為每次下跌均是吸納的好時機。買了物業以後,他們有能力持貨一段時間,加上現時是歷史上的利率低位,持貨成本不高。樓市上升時才考慮賣出,樓市下跌時封盤不賣,靜候下一個升市周期。如果不是借貸過度,不難成為永遠的贏家。
普通人難以加入此俱樂部,首先沒有足夠的本金,想買第一個物業也難過登天。
另外,以一份普通職業,根本沒有可能長期持貨等候善價而沽,萬一職位不保,沒有能力供款,那時甚麼價也要賣。

上車靠天時地利人和

我有幾位學生,畢業約5年,已是西九一些樓盤的業主,有的是自住,有的把物業出租。究其原因,是他們畢業時找到一份薪金不錯的職位,多是在銀行擔任MT(管理見習生),起薪點高,而且升幅大,貸款買樓不用付3成首期。在畢業後兩年的2007年,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為58左右,他們不是大花筒,拿1成資金作首期,300萬元的物業,只是花40多萬元,把資金投入樓市。利用9成的借貸比率,由那時到現在,樓價升了近5成,賬面上賺了150萬元,減去利息、管理費等,一定有過100萬元進賬,是利用槓桿賺取第一桶金的好例子。
股票不可能在短時間有這麼大的回報,除非是有相當的運氣,而當中又有很大的風險,加上買股票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槓桿。
以上那「方程式」也不一定行得通,除非有一份高薪而穩定的工作。
銀行MT很少被炒,是天時、地利、人和,令學生畢業約5年,便加入「百萬元戶」。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