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當年買巴郡最老襯衝動掃貨 賺少萬六億

股神:當年買巴郡最老襯
衝動掃貨 賺少萬六億

【本報綜合報道】每個人都會出錯,投資世界尤其如是。美國財經媒體CNBC訪問了五位投資名宿,親述自己最老襯投資。打頭陣的是股神畢菲特,這位全球最成功的投資者透露,原來當年買入現時的投資旗艦巴郡,就是他最老襯的投資,並揚言當日若非意氣用事購入巴郡,現時巴郡的資產肯定能夠翻一番,令股神付上少賺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的沉重代價。

時間回到1962年,當時只得32歲的畢菲特是投資基金的合夥人,從師父格雷海姆(BenjaminGranham)學到的「撿平貨」投資理論,令他盯上一間當時業務不斷走下坡的紡織公司、即今日的巴郡。他發現此公司不斷出售資產,並將資金用來回購股份。
青年畢菲特認定巴郡最終會倒閉,於是打算收集巴郡股票再轉讓予巴郡乘機撈一筆。
他以每股7.6美元陸續購入巴郡股份,兩年後,他與巴郡當時的行政總裁斯坦頓達成協議,斯坦頓同意每股作價11.5美元回購畢菲特持有的股份。然而,數周之後,斯坦頓卻出爾反爾,只願意以11.375美元購入股份,這件事令年少氣盛的股神抓狂,要執意成為巴郡大股東,並怒炒斯坦頓。
報復快感過後,面對的卻是巴郡一沉不起的業務。他回首往事,表示若當年沒有購下巴郡,而將心力和資金投放到另一保險公司,他的投資旗艦所賺的錢肯定比現在多一倍,即2000億美元。

從中學習 買平不如買好

雖然畢菲特一早已覺得紡織業無以為繼,但仍與它搏鬥了20年才放棄。這件事更修正了老師格雷海姆的投資理論,認為買好東西比買便宜東西更重要,大大影響他往後的投資決定。
他的投資格言是要買好企業好業務,若非如此,即使有管理天才也神仙難救。
他打了個比喻,指生意與奧運會不同。「高難度的跳水動作可以加難度分,這卻不適用於一盤生意。」經過巴郡一役,股神決定不再向高難度挑戰,而與股神榮辱與共的巴郡,每天都在提醒股神便宜莫貪。

債仔不爭氣 債王也碰釘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創辦人格羅斯亦表示,他最老襯的投資是向一間公司放貸,6個月後這間公司卻倒閉了。
其他受訪的投資巨人包括貝萊德行政總裁芬克(LarryFink)、百仕通行政總裁施瓦茨曼及BPCapitalManagement的皮肯斯(BoonePickens)。訪問還透露,原來格羅斯及芬克最老襯的投資經歷,都分別與股神及施瓦茨曼有關,這個世界果然真細小。

畢菲特金句

「我最錯誤的投資就是買了巴郡,若當時將資金投放到保險公司,現時投資旗艦的資產將會比現時多一倍,即2000億美元。」

「你不想買便宜的東西,而是想買好的東西。與買平東西比較,以公道的價格買進好東西就更加好。」

「在奧運會項目裏才有難度分,這在經營生意中根本用不着。」

「若你想當一個好的經理,那就買下一個好的業務吧。」

名人談老襯經驗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創辦人格羅斯
「我們向一間公司放貸,但6個月後這間公司卻倒閉了。」

百仕通主席兼行政總裁施瓦茨曼(圖)
「我們真的100%蝕了所有投資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