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線:台灣將面臨戰略困境 - 卜大中

台灣風景線:台灣將面臨戰略困境 - 卜大中

東亞的戰略態勢風詭雲譎,美中關係前陣子才蜜裏調油,突然又風雲變色,美國與東亞周邊國家的雙邊戰略合作,加上一連串的軍演,形成東亞新一輪的緊張形勢。
中國大頭症發作,揚言南海是它的「核心利益」,立刻引發周邊國家的恐懼。美國打蛇隨棍上,立刻見縫插針,與越南、菲律賓、澳洲、印尼、新加坡、日本加強準盟友及盟友的政軍關係,使中國處於遭滿月形包圍的戰略劣勢(加上印度、蒙古和中亞國家)。中國堅持反對的台海國際化和南海國際化,周邊國家根本不理會,紛紛拉攏美國以自保。這是六四事件以來,中國犯下最嚴重的戰略錯誤。

夾在美日與中國之間

才兩年半前,台灣很清楚自己站在美日一邊,對抗來自中國的威脅。這個認知上溯自一九四五年左右開始的冷戰以及國共內戰的餘緒。可是,就在馬執政後這兩年,台灣已經從貼緊美日的戰略,快速走向尋求與中國建立某種新關係的戰略。於是台灣發現,今後在美中展開東亞霸權爭奪的漫長時刻,台灣將被迫做甚麼選擇?那將是很尷尬又恐怖的局面。
一邊是台灣的長期盟友、共同有民主政治認同,又有長遠關係的美國、日本;一邊是同文同種,與台灣有血緣與文化認同的中國。兩股強大力量的競爭,台灣左邊是鯊魚,右邊是鱷魚,將進退失據,左右為難。就算美國不為台灣而與中國作戰,也還是會因為各層面戰略利益的競爭而演變成某種程度的對抗。那時美、日、中都將逼台灣表態,台灣怎麼辦?站在誰那邊?
日本防衞廳前長官、現任日本眾議員的中谷元十月三日在台灣表示,東北亞並無類似北約的組織,因此美日安保同盟就非常重要,建議台灣聯合美日共同抑制中國帶來的威脅。美日已經發現,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出現的缺口就是台灣,不掌握住台灣,就鎖不住中國的海軍。近來對釣魚台的爭奪應該放在這樣的脈絡中理解。同時,台灣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本月初在美國開會演講時說,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沒有降低,甚至有向上的趨勢,武力解決台灣仍是中國的選項之一。
如果中國不放棄武力侵台的選項,台灣被迫只好靠攏美日。中國宣傳的兩岸血緣、文化認同,將無法說服已有濃烈主體意識和民主意識的台灣人民。關鍵是台灣已將政治民主的認同,優先於血緣與文化的認同;這不符合中國對台灣的期待。

中立也難逃中國魔掌

中谷元的談話直率大膽,是以前所沒有的現象,日本的焦慮由此可見,顯示出日本經過釣魚台事件後已充份明白中國快速形成的威脅,必須加強美日關係,並將台灣拉進美日關係中。未來的情況若是美日與中國衝突或大戰,台灣如何自處?中立?與美日並肩作戰?幫助中國攻擊美日?那個時候能中立嗎?台灣的選擇是甚麼?若中國戰敗,台灣將主動或被動地走向獨立之路。若美日戰敗,台灣若幫美日,將受到中國嚴厲的懲罰,即使中立也難逃中國的魔掌。台灣馬政府及民進黨,都需沙盤推演各種情境來未雨綢繆。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