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關節炎患者除了身體不同部位的關節受發炎、紅腫之苦外,一些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血管粥樣硬化、肺硬化等,更會直接威脅生命。風濕科醫生為患者確診後,會根據其病情及發病部位,提供不同的治療建議。
關節與皮膚一併治療
由於牛皮癬關節炎患者可能同時出現關節與皮膚症狀,故治療時亦需兩者同時處理。牛皮癬本身的治療以外用藥物為主,包括類固醇藥膏等,嚴重者更可能需口服藥物;至於關節症狀,一般而言醫生會先處方消炎止痛藥,嘗試減輕牛皮癬關節炎引發的關節紅腫、發炎及痛楚症狀。約70%臨床個案在用藥後,相關病徵有減退迹象。
如患者的發病關節在手腳、筋膜等位置,醫生可處方一些改善病情類藥物如甲氨蝶呤等,有抑制免疫系統的效用。如病發位置在脊椎,或病情較嚴重,醫生便可能會以各類生物製劑作治療。研究發現,單獨使用生物製劑或配合改善病情類藥物作混合式治療,對改善牛皮癬關節炎病情的效果都理想。
除藥物治療外,患者應對治療這類慢性炎症抱正面態度,在改善生理症狀之餘,也留意自己的情緒健康;有脊椎炎症狀者,亦應維持定期運動習慣,紓緩痛楚、僵硬之餘,亦可增加發病關節活動範圍。
隔周三刊出
撰文:香港風濕病基金會風濕科專科醫生譚麗珊
網址︰ http://www.hkar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