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調再現 通脹勢飆升 周小川反口中國突加息 市場預期陸續來

宏調再現 通脹勢飆升 周小川反口
中國突加息 市場預期陸續來

【本報訊】美元貶值引發全球資金氾濫,近期滙率被歐美「圍堵」升值的人民銀行,年內不加息的聲音言猶在耳,昨日傍晚突然出其不意宣佈,今日起上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基準利率各0.25厘,是34個月以來首次加息。
記者:劉美儀、尹燕麗

銀行及證券界均相信,這次加息反映中央政策以壓抑通脹為主,先於滙率的考慮。至於是否標誌着加息潮開始,市場仍未有共識,但無論是否進一步加息,市場將會逐步反映加息預期的因素。

加息0.25厘 34月來首調高

加息後,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將由2.25厘升至2.5厘,貸款利率由5.31厘上調至5.56厘。就存款而言,年期越長,加息幅度越高;貸款而言,年期越長,加息幅度越低,意味人行欲打擊短期貸款。人行對上一次提高存貸利率,追溯至07年12月21日,當時存貸利率不均稱上調各27點子及18點子,一年期存貸利率,分別增至4.14厘及7.47厘。
人行行長周小川,上周在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銀會議期間,曾表示今年內不會加息,但他承認,只有保持低通脹及經濟穩健發展,人民幣才會穩步升值。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對當前通脹壓力的擔憂,是人行選擇此時加息的重要原因。

券商估加息期開始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師左小蕾表示,加息25點子不足以降低價格,但已向市場傳達加息周期開始的訊息,她相信人行會觀察變化,再決定是否續加,按以往做法,每次觀察期約一個月。她認為,加息可解決流動性問題,達到控制投資的目的,其中對房地產行業的投資影響最大。
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表示,人行加息料與9月通脹加劇有關,加上與其單靠升值壓通脹,不如同時調整利率。他指出,加息已釋出收緊貨幣的訊號,市場逐步反映息率繼續調高的預期。在樓、股、物價冲高的熱浪下,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中央最關心控制通脹,雖然加息吸引更多熱錢流入,增加升值壓力,但相信中國將加強資本管制,仍按原有步伐升值。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亦說,人行加息是要控制通脹預期,預計9月通脹升越3.5%,但不相信加息周期開始。美銀美林全球研究經濟師陸挺預期,為免損傷經濟,年內再加息可能性微。法巴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指出,加息0.25厘對抑制通脹意義不大,若人行旨在反通脹而非姿態性加息,加息料陸續來。
摩根大通認為,人行加息反映中央對經濟增長前景樂觀,該行最近與監管機構及銀行代表在北京會面,得知內地工業生產及企業貸款需求強勁,監管者巡視南方城市時更發現,當地住宅需求及消費強勁,加強未來數季經濟增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