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劣質水泡累事 - 胡孟青

青心直說:劣質水泡累事 - 胡孟青

泳術不精,遇上大水泡當然死抓不放,努力游向對岸,這是醒目仔所為。聯滙這個水泡,我們一抓就27年,現在水泡洩氣,再死抓不放,是叻仔還是儍仔,且可商榷。
沿用27年的聯滙,政府更改滙率機制涉及極大風險,可免則免,但一旦美元出現大幅貶值,甚至崩潰式下滑,到時對香港構成的影響,不只是資產價格大漲這麼簡單。
美元若不出現大幅下跌,聯滙短期內是毫無改動希望。剩下來,受夠聯滙的港人唯一希望是人民幣盡快國際化。內地正加快人民幣在國際間的普及性,並建立更大市場機制,但按進度大部份的分析相信少則10年。10年後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需國際化貨幣配合。在本港與人民幣掛鈎的條件,亦要視乎人民幣的流通量及普及性。我們掛鈎的美元,佔本港總存款量約3成,以此標準,人民幣存款要升至佔總存款兩至3成,才有條件成為本港流通貨幣。目前在港人民幣存款逾千三億元,假設每年增加2000億,似乎又要多等10年。當然世事無絕對,未來兩三年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搞活了,可能會是一個契機。

兩次錯過脫鈎機會

聰明的港人,早已部署棄港元迎人民幣,但港紙一日未脫鈎,輸入通脹問題只會惡化,米貴、豬肉貴,受苦的又是普羅百姓。聯滙多年來的確帶給香港貨幣穩定環境,享受了27年,可能我們最後是要捱10年承受苦果,擺明要還。回歸後,我們錯過了98年逆境中脫鈎的大好時機,到02年梁錦松亦一度建議研究脫鈎。無獨有偶,兩次千載難逢機會均有一個任志剛身處建制當中。今日,是否天時地利人和兼備實屬見仁見智,但更改貨幣制度並非只可在逆境中討論。居安思危,聯滙這個怪嬰是時候唯物辯證。但最怕的是,當今官場熟悉貨幣政策的高人少之又少,令我們甘於做儍仔。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