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結婚照、沙龍照和港劇經常交替出現這些場景:與天空一樣顏色的魚塘、一望無際的蘆葦草、長滿灰白檸檬桉樹的小路。一幕幕世外風景,全是元朗南生圍一隅。這幅生態寶地十多年前被恒基收購,規劃期限今年底屆滿。恒基最後衝刺,提出漏洞多多的環評報告,積極游說環保團體,目前個別環團仍未表態是否支持。
記者:白琳
南生圍芸芸訪客當中,鳥兒最多,其次是拍結婚照的新人和拍沙龍照的「龍友」。本報記者上周在南生圍遇見四對拍結婚照的新人,何先生與未婚妻腳下的草地,發展後將變成高爾夫球場。他慨嘆有港人集體回憶的地點買少見少,「天星鐘樓話冇就冇,所以早啲影婚紗相,驚香港冇晒景點。」
南生圍九成面積為濕地,約佔98公頃。恒基計劃把北面劃為濕地改善區,南面興建獨立屋和分層式等豪宅,總共可住五千人。南面20公頃的全港第二大蘆葦床將隨發展工程而消失。恒基的環評報告指已更改建築物座向及高度避開雀鳥飛行路線,又辯稱元朗污水處理廠可抵銷蘆葦床的淨水功能。
5000居民嚇走雀鳥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批評,恒基曾把原本規劃在北面的住宅移向南面,但不欲減少利潤,居民仍維持五千人,對北面出沒的黑臉琵鷺等旱見雀鳥是大災難,更改建築物座向預留空間給雀鳥飛行只是一廂情願,「五千人開晒燈,仲有噪音,啲雀梗係嚇走晒,留條路都冇用。咪當雀鳥係車!」
雖然恒基計劃在北面濕地漁塘邊界種植蘆葦草,抵償南面鏟起的蘆葦床,但李少文指出,蘆葦床除具備淨水功能,也是雀鳥棲息地,「雀仔鍾意喺度匿埋,以後淨係種少少喺魚塘邊,點匿?」
恒基最近向環保團體提供環評報告,長春社、觀鳥會及綠色和平表態反對。恒基已收購南生圍大部份土地,惟獨東面有一塊官地。恒基欲以早年購入的北面甩洲的濕地保護區與政府「交換」官地。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反對:「濕地梗係唔應該起樓,用濕地換濕地,都係要發展,有乜分別?」
發展藍圖曝光後,網上盛傳恒基或透過法律訴訟逼城規會放行。恒基發言人表示需索取多些資料才能回應。長春社李少文稱沒聽過傳聞,也不認為此招有效,只要政府「企硬」不換地,就能阻撓發展大計。
換地後邀WWF保育
多名環保界人士向本報透露,恒基計劃換地後,邀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負責保育甩洲是行內公開秘密。世界自然基金環境保育經理梁士倫向本報澄清,雙方就甩洲問題未到合作協議階段,遑論簽署同意書。
對於WWF是否支持恒基的發展計劃,或是否接受南生圍興建住宅,他稱濕地的生態價值必須保留,但需要更多資料研究恒基計劃對濕地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