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繼續硬銷置安心

房屋局繼續硬銷置安心

【本報訊】特首硬銷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繼續惹來各界抨擊。多個團體及學者均指出,「限量版」5,000個房協單位,無法紓緩夾心階層的住屋需要,亦未能壓抑樓價。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稱,政府不復建居屋或增加公屋數量,不欲令樓市受大干擾。他指,置安心計劃若受歡迎,會加快推廣,除青衣外,另外四幅土地正申請更改土地用途。
《城市論壇》昨討論置安心計劃。城市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劉國裕指出,本港約有14萬個住戶不符合公屋上樓資格,但資產又低過置安心計劃所定的3.9萬,政府首階段僅推出1,000個單位,這班夾心階層只能「自求多福」。他指出,市民最憂慮是樓價繼續上升,即使五年後取回半數租金,也不足繳付首期。他認為復建居屋可解決問題,質疑政府拒絕的理由。

學者指特首「唔肯認低威」

出席團體「蝸居部落」批評,置安心計劃只適合較高收入人士,收入較低的青年根本無法上樓,促請政府放寬公屋申請限制;青年聯社亦稱,置安心計劃以市值租金放租,年輕人未必負擔得起,批評政府是「曲線托市」,推高中小型單位售價。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昨出席明愛舉辦的論壇時,點名批評曾蔭權「唔肯認低威」,指當年停建居屋由他拍板,現今樓價高企,市民無法安居樂業,他為面子也不肯重推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