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惹起話題,家長和教師各有觀後感,初中生無緣入場,他們會不會認同兩個跟自己同齡但毫無悔意的學生惡魔?惡魔的源頭,是孩子父母,電影和小說沒有刻劃父親原形。女教師是單親母親,殺人學生A自小被母親認定笨,沒流着母親學術上優人一等的血,最終母親離開,把孩子丟給很快就再娶的父親,遠走大學研究院,繼續鑽營事業,並且很快再嫁,冷落親兒。另一個學生B,把老師的四歲女兒擲落泳池活生生溺死,老師上門告之B母真相,這位母親,堅決不接受孩子殺人的事實,認定乖兒子遭曳同學帶壞。B母跟香港許多典型中產家庭一樣,丈夫經常出差,女兒在東京上大學寄宿,只有母子相依,雖然不是直升機母親,但極度固執溺愛兒子,知悉兒子殺害四歲女孩,倒過來反客為主,將兒子罪行一筆勾銷,把老師當成加害者。AB兩位母親,育兒無方,是禍災根源。學生無心向學,欺凌搗亂,目無尊長;任教的老師,縱使女兒沒遭凌虐謀殺,恐怕亦會老羞成怒,將惡魔學生的笨頭塞落馬桶,淹最少兩分鐘,反正他們已經夠白癡,腦缺氧多一會兒,分別不大。
小說作者湊佳苗73年出生,女子大學家政系畢業,是家庭主婦,趁早晚空檔寫作。《告白》不算反建制,結局沒有將學校炸個九一一稀巴爛,沒拿老師校長陪葬。嗨,是家庭問題,教育局高官舒一口氣,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