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牙技術 誤差達四成

新植牙技術 誤差達四成

【本報訊】牙痛慘過大病,近年引入本港的電腦導航微創植牙技術標榜毋須開刀,「即日剝、即日植、即日用」,為病人大開方便之門。然而,有外國研究發現,採用新技術植牙的偏差率高達四成,植體更有機會刺穿鼻竇及下顎神經線,影響呼吸。香港牙醫學會呼籲市民不要盲目追捧新科技,傳統植牙手術需開牙肉,醫生「可以睇清睇楚」。
香港牙醫學會會長梁世民表示,所謂電腦導航微創植牙技術並非指醫生一面做手術,一面透過電腦螢幕觀察病人的牙床骨情況;而是病人在手術前進行電腦掃描,醫生再根據電腦的3D影像定出植牙位置,製作植牙導航器。病人做手術時套上導航器,醫生便依照導航器的洞口位置,將植體鑽入牙床,故有較大機會出現誤差。

牙床骨窄 宜用傳統手術

瑞典牙科專家BjrnKlinge替病人植牙近30年,他早前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電腦導航微創植牙技術的偏差率達四成,遠高於傳統植牙手術僅5%。梁世民表示新技術的偏差範圍可多達數毫米,故牙床骨窄而淺的病人宜進行傳統植牙手術,「開牙肉,可以睇清睇楚,將植體放入最好嘅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