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近幾年大行其道,主要因為投資者擔心全球紙幣氾濫,希望藉投資商品對冲通脹。據統計,全球商品ETF的資產正逼近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隨着多種貴金屬ETF過去幾年相繼面世後,市場焦點轉向對新興國家經濟不可或缺的基本金屬,首隻持實貨的基本金屬ETF快將面世。
商品ETF資產規模漲42%
過去由於投資商品的入場費高昂,只有大戶才能參與,但自商品ETF面世後,投資商品的入場門檻大為降低,散戶亦能參與商品投資,分散風險及對冲通脹。
據美國NationalStockExchange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止,全球商品ETF的資產規模已達902.61億美元,按年大增42%。貴金屬ETF通常持有實貨,而其他商品ETF則大部份持有期貨合約,以追蹤商品價格走勢。
全球首隻黃金ETFGoldBullionSecurities,在03年面世,先後在澳洲和倫敦證交所掛牌。
全球首隻白銀ETF則在06年由巴克萊推出,在美國證交所掛牌,而首隻白金和鈀金ETF亦在今年1月面世。
乘着近日商品價格越升越有,ETFSecurities擬推出首隻涵蓋鋁、銅、鉛、鎳、錫、鋅等六種基本金屬的實貨ETF,其持有的金屬將存放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指定倉庫內,惟目前仍有待監管機構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