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持續下跌,歐元、日圓、英鎊、澳元升越近年高位,人民幣為主要針對目標。這場貨幣戰爭,一觸即發。
美逼人幣升值 影響大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1978年外滙儲備1億美元,當年中國人口10億,每人平均外滙存底只有10美仙!截至今年9月底止,中國外滙儲備已突破2.6萬億美元,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事實上,中國是經歷不少艱辛,1979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推出「三來一補」吸引外資,「外滙」和「糧食」一樣需要配給。
外滙實施外滙雙軌制,即有官價和黑市價,非本地居民在國內要使用「外滙券」,國內人買外國品牌,必須要憑「外滙券」才可購買(見圖),當年100港元兌換37元外滙券。外滙券一直使用至1993年12月31日停止。
中國外貿發展迅速,94年中國統一外滙市場,官價滙率以1美元兌8.28人民幣。上周五美元兌人民幣6.65,美國逼使人民幣升值,這場硬仗,將對中國經濟有深遠影響。
港人幣業務發展迅速
今年7月簽訂「清算協議」,香港人民幣業務迅速發展,大量熱錢流入,銀行推出人民幣存款證、人民幣債券、人民幣貿易結算、人民幣保險、貨幣期權和外幣掉期活動等。
目前最具優勢的銀行是中銀香港(2388)和滙控(005),在經驗和基礎設施、資訊科技平台和處理能力,滙控(005)勝中銀香港,內地亦有交通銀行(3328)為夥伴,10月初滙控已進行多宗離岸交收人民幣期權活動。上星期中國銀行(3988)升近10%,滙控反覆上升,兩股皆是筆者至愛。
Fongf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