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保險股宜換馬平保 - 熊麗萍

投資萍語:保險股宜換馬平保 - 熊麗萍

港股上周表現確實有點意外,毫無阻力撲向24000關,當中主要來自另一股新動力──A股急升,令港股無出現筆者預期的反覆上升形態。而成交額急增絕非來自散戶力量,反映以宏觀經濟作入市考慮的傳統基金或投資者亦被迫追貨,以免年底的成績表跑輸同業及大市。
日本另一輪量化寬鬆政策來得較預期為早,令美國第二次量化寬鬆(QE2)已不存在是否推出的考慮,焦點是規模而已。市場資金為應對大量印銀紙的影響,進一步流向商品及亞洲股市,令港股升勢較預期快。在資金市推動下,與市場對抗並不化算。
筆者上周建議大家耐心持有內銀股,股價終於發力。但內銀股表現亦不一致,早前急升的農業銀行(1288)有調整,而其他內銀股則明顯追上。
農行現價相對中國銀行(3988)、民生銀行(1988)為高,調整實屬合理,4元以下仍可入市。中行及民行短線仍會因追落後而上升,惟論中長線,筆者仍以建設銀行(939)為核心。
強勢的本地地產,貴金屬、消費股已累積上升不少,但部份投資者眼見持有的股份升幅慢,而被悶出局,高位追入急升股份,令自己的投資變得左搖右擺。

中移、中傳動有待突破

筆者仍認為第四季大市將再創高位,其間美元反彈難免令大市短暫調整,但優質及政策受惠的落後股仍可耐心候較高位才出貨,強勢股候調整仍為首選。筆者近周推介的光大國際(257)、光大控股(165)終發力。而中移動(941)、中國高速傳動(658)及華潤燃氣(1193)仍有待突破。
另一類極有可能已被悶出局的是中資保險股,中國人壽(2628)及中國太保(2601)是新一輪宜耐心持有的股份。內地股市由低位逐步回升,有利保險股投資回報,前者保費收入增長慢,而後者估值吸引,因此,中國太保短期內升幅料較國壽為大。論業務增長則以強勢的平安保險(2318)較可取,候高位減持前兩者,部份資金候調整買入平保亦屬策略之一。
筆者持有建行及農行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