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滙率問題成近日全球政治和財金焦點。美國財政部原定前日(周五)公佈是否將中國列為貨幣操控國,但財長蓋特納(TimothyGeithner)臨門發聲明,宣佈決定推遲至下月20國集團(G20)峯會後才發表報告,又改口讚揚中國最近加快了人民幣升值速度。美國政府採取「拖字訣」,讓北京有更多時間自行處理滙率問題。
美國原定前日公佈《國際經濟和滙率政策報告》,全球關注華府是否會16年來首次把中國列入操控貨幣國名單上,繼而觸發貿易戰。但蓋特納前日發聲明表示,由於G20和亞太經合會議(APEC)將在未來數周召開,滙率將是議題,所以決定推遲發表報告。
上月起升值逾1%
蓋特納又一改近日強硬作風,反而讚賞北京最近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促北京繼續改革增強內需,對全球經濟作出更大的積極貢獻。聲明指,中國自6月19日宣佈改革人民幣滙率機制以來,人民幣已升值3%,上月2日後,升值速度加快,每月逾1%,若升勢持續,將有助糾正被大幅低估的人民幣幣值。華府一直指人民幣幣值被低估了20%至40%。
今次不是財政部首次推遲發表滙率報告。按規定,財政部需每半年向國會提交一次報告,今年上半年原應於4月15日前交報告,財政部最後延至6月8日才交出。
財政部滙率報告,主要是研判是否有個別國家操控滙率,造成不公平的貿易優勢。美國經濟近年未見起色,人民幣幣值被指刻意低估,令美國貨品難以跟中國貨競爭,以致失業率高企、美中貿易逆差龐大,令人民幣滙率成為美國下月中期選舉一大議題。
拖字訣或觸怒美國國會
財政部如今推遲發表下半年報告,在外交上可避免觸怒北京,又可「買時間」讓北京自動給人民幣升值,從而避免兩國爆發一發難收拾的貿易戰,但在政治上則不好交代。因此,蓋特納前天同時宣佈會調查中國是否違反貿易規條,補貼環保發電器出口,以表明奧巴馬政府仍向中國採取強硬姿態,紓緩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的壓力。
但拖字訣有可能觸怒美國國會立法制裁中國,眾議院上月已通過議案,授權政府對滙率操控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一直炮轟人民幣滙率的參議員舒默(CharlesSchumer)說:「調查中國非法補貼,不能取代處理中國操控滙率的行動。」眾議員米肖(MikeMichaud)也不滿政府拖字訣,指摘政府「不願對中國不公平的滙率政策採取強硬態度」。
美國將人民幣問題拋給G20,南韓央行負責G20峯會的主管金晟敏指出,G20最多只能達成言詞空泛的協議,暗示難以迫使人民幣加速升值。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中央社
人民幣滙率戰Q&A
Q:美國為何逼人民幣大幅升值?
A:指中國壓低人民幣滙率,令輸美中國貨價廉,美國貨難以競爭,使美中貿易出現龐大逆差。
Q:美國要人民幣升值多少才滿意?
A:至少20%-40%,指可為美國製造業創造100萬個職位,令美中貿易逆差每年減7,800億港元。
Q:中國為何反對人民幣大幅升值?
A:認為美中貿易逆差出於結構失衡,美國拒輸華高科技產品。美國失業率高企,應歸因美國企業將生產線搬到至低成本地區;中國也不願重蹈日本覆轍,日本1985年被美國逼日圓大幅升值,導致資產泡沫爆破,產業空洞化,樓股市爆煲,經濟元氣大傷。
Q:美國將中國列「貨幣操控國」有甚麼後果?
A:美國法律只規定政府要跟「貨幣操控國」展開磋商,促使對方改變滙率政策,但磋商無效可能引爆成貿易戰。
Q:除列中國「貨幣操控國」,美國還有甚麼招數?
A:美國在下月G20和亞太經合組織峯會聯同其他國家向中國施壓;國會眾議院已通過立法,准商務部向中國徵收懲罰性關稅。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