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經常形容中國股票巿場是「政策巿」,未來半年可能是中國經濟政策方向轉變的重要時刻。特別是現時環球金融巿場出現不少巨大變化,已發展國家進入經濟低增長的「新正常」時期,我們預期中國經濟也會有一個轉型期。
中國新的經濟政策方向,可能會利好新型經濟產業的抬頭,同時利好本港的投資氣候。最近花旗調高2011年恒指的目標價至26500。
上周五開始,五中全會正式展開,為2011年至2015年的經濟規劃定調。這次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由今年10月份開始,先由中國共產黨確認計劃大綱,然後在今年12月由全國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具體政策,最後會在明年3月,由全國人大會議通過和發表。過往數年,中國的經濟政策均以達到某一個經濟增長水平為目標,所以會有「保八」的口號。可是,有時為達至高速增長,造成過度投資和產能過剩的後遺症。
運輸、醫療、科技料受惠
這次「十二.五」規劃,最大的轉變可能會由「重量」改為「重質」。「重質」的政策啟示,是注重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而不單以高增長為目標。花旗分析員預期,中國有機會把未來5年的增長目標降至7%至7.5%,同時也會開發更多新型經濟產業的投資機會。
未來5年經濟政策的方向,有機會集中在把家庭收入增長倍增、開發更多服務業,及推廣城巿化。在這個政策方向下,受惠的新興行業可能會包括消費、保險、運輸、醫療保健、汽車、科技和電動機械等。
恒指可挑戰26500
若中國經濟於未來數年保持較強勁的增長步伐,料對本港經濟作出實質支持,港股後市也可看高一線。雖然現時巿場對今年本港恒生指數的企業盈利預測,已經高於2007年股巿高峯期的水平。但是,對2011年恒指的盈利增長預測只有10%,參考過往數據,在經濟正增長時期,這並不是一個過份樂觀的預測(見圖),未來企業盈利預測仍有進一步調升的空間。花旗分析員預期,恒指的市盈率有機會回升至14.5倍,支持恒生指數在2011年年底挑戰26500點水平。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