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宣佈,暫停買樓投資移民的政策,香港人一下子就少了很多「國際友人」。尤其在西九龍一帶的「豪宅」,說普通話的「國際人數」勢必大減。
這些「國際友人」來自全世界叫不出名的小國家,這倒也不是說這些小國家沒有名字,而是我們聽都沒聽說過,就叫不出名了。其中也有些,已經是「大國」了,或許你還聽過它們的名字,比如「東加王國」、「巴布亞新幾內亞」之類。
我們之所以有這麼多來自不知名小國的「國際友人」,原因是基於中國大陸居民不可以來香港作投資移民,但恰巧香港又是一個實在令人喜歡的地方,於是大陸居民同胞們,想盡方法,也要來投資一下,扶一下貧。他們可以實踐自己理想的方法,就是轉個大彎,買一個不知位置在哪裏的小國護照,斷了炎黃子孫根,做了「外國人」,然後以「國際友人」的姿態,到香港來買一層幾百呎的「豪宅」,達成「扶貧移民」的理想。
所以,當你住在西九龍的那些「豪宅」之中,進進出出碰到的,都是同文同種的「國際友人」,見面不說「Howareyou?」,只問「吃過了嗎?」十分親切。
以後,這片親切的「國際交往」就會中斷了,因為香港政府斷了「買樓投資移民」之路。不知說普通話的「國際友人」們會不會去那個「平機會」投訴遭到種族歧視,或者乾脆趕一趕香港的「請願潮流」,在星期天抽空到中環政府總部集合抗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