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股齊鳴:澄清誤解助穩定樓市 - 張一鳴

樓股齊鳴:澄清誤解助穩定樓市 - 張一鳴

港府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樓市政策,關注到全球環境及限制,筆者認為是合格的。事實上,市民對本港樓市存在不少誤解,特首曾蔭權在宣讀施政報告時對症下藥,對這些誤解進行解畫,有助於主動管理市民的預期,並糾正其錯誤觀念。

供應不缺 移民客亦非多

市民對樓市的誤解主要來自兩方面,首先,許多市民認為在未來數年,本港樓市將出現供應短缺或斷層,但曾蔭權表示,未來3年本港會有6.1萬個新單位應市,平均每年將逾2萬個。即使在過去兩年,內地人來港買樓的數目上升,加上地產市道復蘇,但以一手市場計,每年的單位需求仍少於2萬個,故實際上供應並未出現短缺。然而,由於不少人存在供應短缺的誤解,促使投資者蜂擁入市,導致樓價不合理地上升。
其次就是許多人認為內地人來港炒樓,是導致樓價飆升的主因。事實上,內地人來港置業作投資移民,僅佔本港樓市總成交的1%,即使計算其他非以投資移民為目的之內地人所購的港樓,其實亦只佔很小部份。而亦因這個誤解,刺激大批香港投資者入市掃貨,結果自行推高樓市。筆者認為,特首於施政報告澄清以上種種誤解,顯示港府開始懂得處理市民的預期,有助穩定樓市。
另一方面,政府提出的「先租後買」樓市措施,也是一個較為可取的做法,因為現時市民的置業訴求強烈,形成龐大的政治壓力,若政府現時出手助市民上車,結果很可能「好心做壞事」,令不少市民淪為負資產。
此外,「先租後買」政策由執行至樓盤落成推售,預料需時8年,筆者預計在這8年期間,樓市將有所調整,讓市民有機會以較低價上車。冷靜一點分析,投資者實在毋須現時高價追貨。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