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太太劉霞說,她跟丈夫的聯繫,是通信。十天八天,互相收到一封信,飛鴻傳情,是最大的精神安慰了。
劉霞說,有一次跟丈夫核對信件的時候,發現各自都被當局扣留了一封信,沒收到。原來那兩封都是情詩。情詩為什麼被扣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她猜測,或許是監管者怕情詩刺激劉曉波的情緒,因而扣了。
這倒讓人好奇起來,一來好奇劉霞情詩的內容,到底有何等震撼的力量,令監管者見之擔心出事。二來,也好奇監獄主管中,竟也有識貨之人,居然明白情詩巨大的力量。
「家書值萬金」這句話,今天形容在劉曉波夫婦身上,是千真萬確的。兩個相親相愛的人,被迫分隔於兩個世界,唯一牽着心靈的,只有一封封家書,所思所想所念,都從筆尖上流出,化成熟悉而親切的筆迹,訴盡衷腸。
如此的親筆信,即使局外人見之,也為之感動,更不說當事人了。在今天這樣的電子年代,sms,e-mail盛行的世代,可能想像不到「手迹」的力量。許多人,也已疏忽了這種力量,只覺累贅,而不知筆迹中流淌的真情。同樣一首情詩,用電腦端端正正打印出來,和用手流利或歪歪扭扭寫出來,接收者的感受,其實是大大不同的,接收到的感應,也大大不同的。
我想,監管劉曉波的人,感應到了這一點,所以把信扣了。倒真是個識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