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誰適合「置安心」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誰適合「置安心」 - 李兆波

施政報告內的置安心計劃究竟是為誰而設?以300萬元物業為例,用5年時間儲100萬元首期,假設年回報5厘,每月要儲約1.4萬元。如計劃中的個人月入上限2.3萬元,可以說是無望,除非是考慮便宜一點的物業,若是家庭申請則有此可能。
置安心適合一些現在想有自己的居所,但未有能力儲蓄足夠本金的人,他們會考慮先租後買。兩年後起如果決定購買,可以得到期間付出租金的一半津貼,最多約20多萬元。但這不是沒有風險,因為5年內的租金不變,若市況下跌,變相是期間多付租金,產生投資機會成本損失。再者起租計後的3至7年可以決定是否置業,那時的樓價會影響負擔及決定購買的意欲。

難儲首期者可考慮

有計劃利用數年時間去儲蓄置業首期的人,實在不用考慮置安心,原因是當租用了單位後,一定有相關的額外支出,如水、電、煤、上網、裝修及家電支出等。以政府公佈的例子,5年後可以得資助24萬元,相等於每月約3500元(以年回報5厘計),即每天約100元。若有計劃、時間與投資技巧,可以不考慮政府的資助,反正當上了車後,一系列的支出在5年內可能已有24萬元,倒不如忍一忍手,努力儲蓄及投資以取得首期,靈活性更大。
最壞的情況是不購入其單位,得不到資助之餘,也可能因不變的租金多付了,也因為租用單位而有額外支出,加上投資機會成本的損失,是大輸家。政府更應慷慨地給予初次置業人士,豁免印花稅,以一生人一次為限。
mailto:[email protected]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